[发明专利]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5416.3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朱春林;郑典君;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宝丽曼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K13/02;C08K5/098;C08K5/14;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腐蚀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的耐介质性能主要指其抵抗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破坏的能力。当橡胶制品和酸性介质相接触时.由于它们的氧化作用而引起橡胶和配合剂的分解,有些介质还能引起橡胶的溶胀,使橡胶分子产生断裂、溶解以及配合剂的分解、溶解、溶出等现象,导致橡胶制品密封失效,产生严重的后果。
填料是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属于粉体材料,填料用量相当大,几乎可与橡胶本身用量抗衡。填料体系不但对橡胶起到补强、增塑的作用,还可以赋予橡胶材料许多特殊、宝贵的性能,如大幅度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导电性、阻燃性等,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等作用。作为油田中使用的橡胶密封材料,它常处于酸性环境中,橡胶密封材料容易腐蚀失效,填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橡胶对于介质的阻隔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延长橡胶密封制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盐酸对橡胶密封材料的腐蚀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耐盐酸腐蚀的橡胶,含有以下物质及重量份:四丙氟橡胶100份;硬脂酸钠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6份;炭黑N330、N550、N774、N990各35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橡胶制备方法相同。
本发明通过加入四种同量的炭黑,研究四丙氟橡胶的耐盐酸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能够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降低酸性介质对橡胶腐蚀造成的损失;
(2)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制品,能够用在开采石油的各种机械的密封位置,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四种同量的炭黑,获得一种耐盐酸腐蚀的橡胶,在装有盐酸的高温高压水热反应釜中进行评价,从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橡胶开炼机10,平板硫化机20,橡胶裁片机30,腐蚀实验装置40。
四丙氟橡胶生胶
氟橡胶(英文名称:Fluororubber)主要类型有三种:氟碳、氟硅和氟烷基磷腈。目前主要生产是氟碳类,氟碳类氟橡胶主要包括:偏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共聚物(23胶);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26胶);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四氟乙烯的三元共聚物(246胶);四氟乙烯和丙烯(四丙氟橡胶)。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耐盐酸性能,本发明采用了四丙氟橡胶生胶。
优选地,所述的四丙氟橡胶分子量6~10万,密度1.5-1.6g/cm3,氟含量54%~58%,热分解温度超过400℃。
炭黑
烃类在严格控制的工艺条件下经气相不完全燃烧或热解而成的黑色粉末状物质。其成分主要是元素碳,并含有少量氧、氢和硫等。炭黑粒子近似球形,粒径介于10~500μm间。许多粒子常熔结或聚结成三维键枝状或纤维状聚集体。在橡胶加工中,炭黑是最古老的工业产品之一。
优选地,所述的炭黑为槽法制得,其表面受到氧化,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而呈酸性。
耐盐酸组分
本发明的耐盐酸组分包括:
硬脂酸钠 1
过氧化二异丙苯 3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为重量份,所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数均分子量。
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对比例:
选用4种同量的炭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宝丽曼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宝丽曼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5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抓棉机压棉辊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丝包布重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