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839.X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冰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6;B29C45/43;B29C35/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16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硅橡胶 器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嘴,内模芯,可分离的行位和吹气脱膜装置;所述行位由至少两个可分离的行位块组成,所述行位和所述内模芯之间形成用于硅橡胶拔罐器具成形的模具型腔;所述射嘴一端与输入液体硅橡胶原料的通道相连,另一端与模具型腔连通;所述吹气脱模装置通过设置在内模芯与模具型腔交界处的吹气孔道开口与所述模具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包括凹形结构,所述内模芯包括凸形结构,所述行位的凹形结构和所述内模芯的凸形结构之间形成用于硅橡胶拔罐器具成形的模具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腔的形状为葫芦形,所述吹气孔道开口在所述葫芦形的顶部中央与模具型腔连通;
和/或所述模具型腔的厚度为7至16mm;
所述射嘴与模具型腔连通的流道上设置一段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为所述行位块在组合状态下在行位块之间的交界面形成的流道;
所述吹气脱模装置包括吹气孔道,所述吹气孔道的一端为吹气孔道开口,该开口与模具型腔连通,还包括位于吹气孔道内、控制所述吹气孔道开口开闭的吹气针;所述吹气孔道在所述吹气孔道开口附近为锥台孔结构,所述锥台孔结构靠近所述吹气孔道开口处的截面直径小于远离所述吹气孔道开口处的截面直径,所述吹气针包括中空杆部和靠近所述吹气孔道开口的顶部,所述杆部在中空部分具有与吹气孔道连通的气孔,所述顶部是与所述吹气孔道的锥台孔结构具有相同锥角并能够紧密贴合的锥台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孔道设置在内模芯内,所述吹气针的顶部的顶面为与所述模具型腔在所述吹气孔道开口附近的内模面相平或平滑过渡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脱模装置还包括输送气体进入吹气孔道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一端通过进气口与高压气源连接,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吹气针的中空部分内;
吹气孔道在锥台孔结构之外的部分为两段变径的管道,靠近所述锥台孔结构的一段为小直径段,在大直径段内设置有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在中间有开孔的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用于固定和/或包裹行位和内模芯,所述模板包括彼此可分离的前模板和后模板,或所述模板是可分离的;
还包括隔绝模具区的至少一个隔热板,所述模具区是至少由行位、内模芯及其形成的模具型腔构成的区域;
所述内模芯是由内模镶件和内模芯固定架构成的可分离和/或可拆卸结构,所述内模镶件具有插件结构,所述内模芯固定架具有插槽结构,所述插件结构和所述插槽结构相适配;还包括对液体硅橡胶原料加热使其硫化成型的发热装置,和/或所述发热装置是发热管或发热板;所述吹气脱模装置吹出的高压气体压强为6至7.5个大气压;所述模具型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装置制造硅橡胶拔罐器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热及冷却保护:对模具区进行加热,同时对液体硅橡胶原料将要流经的通道和/或所述通道周围区域进行冷却;所述模具区是至少由行位、内模芯及其形成的模具型腔构成的区域;
2)加料:将液体硅橡胶原料注入模具型腔;
3)硫化:停止加料,并保温一定时间;
4)脱模:可分离的行位退开,同时开启吹气孔道开口,吹气脱膜装置对模具型腔内已成形的硅橡胶拔罐器具吹气使其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冰,未经袁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8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