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车的自行车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351.7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召;吴满金;陈宁;刘冬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公共 自行车 调度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车的自行车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发展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换乘及停车换乘为核心的组合交通模式,解决公交末端“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城市交通“两难”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任务。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目前共有2673个租车点,65000多辆自行车。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随着租赁网点以及投入使用的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对自行车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在早高峰之前用调度车对各租赁点的自行车进行调度。但由于调度车是由公交车改造而来,存在着一些缺陷。公共自行车被搬上调度车后,是一辆挨着一辆堆在一起。在调度车行驶过程中,相互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碰撞。同时,没有合理的自行车固定机构,当汽车启动或制动时,自行车会不可避免的倒掉几辆 。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缺乏公共自行车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伤、丢失、浪费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易损伤、节约空间、使用简单的用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车的自行车固定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车的自行车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托架,所述的固定托架包括底座、手臂、转动销,所述的底座的末端安装在调度车侧壁的滑道上;所述的手臂尾端通过所述的转动销铰接在所述的底座的前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的手臂的上表面排列分布若干个凹槽,所述的凹槽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均为金属弹簧片。
所述的自行车固定机构包括两套对称的固定托架,且两个所述的固定托架的底座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调度车侧壁上并排分布的两个滑道上。
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手臂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安装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且所述的第一圆环的内环表面带有向轴心凸出的不完全齿轮形状的齿;所述的第二圆环的外环上设置向外凸出的齿;且所述的第一圆环上的齿与所述的第二圆环上的齿相互啮合。
所述的第一圆环与所述的第二圆环均为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的第一圆环对称的两个位置上设置的齿。
所述的第二圆环对称的两个位置上设置的齿。
所述的转动销与所述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挡圈。
所述的手臂的上表面均匀的排列若干个凹槽。
所述的金属片具有向外凸出的弧度。
所述的底座和所述的手臂之间的角度根据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改变,且角度限定在0~90度之间。
使用时,先将自行车的车头横管放在固定机构手臂上的凹槽上方,由于自行车自身的终于将两端带有把手的车头横管压入凹槽内,此时,凹槽的金属弹簧片对车头横管产生压力,从而将自行车固定在固定机构上;当有自行车固定在手臂时,手臂与底座为水平0度关系;当没有自行车固定在手臂时,手臂通过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的齿啮合关系的变化,与底座变成90度垂直关系,底座上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均是静止的;每次需要改变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的相互位置关系时,只需人把手臂往上推,此时第二圆环同步转动,使得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之间的啮合关系改变;又因为外力强行改变啮合关系,转动时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发生变形;但当转过一个齿后,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又恢复原状并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也使手臂处于静止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底座在滑道上的位置,调节两固定托架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能适应不同型号的自行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出了一种用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车的自行车固定机构,减少自行车调度过程中损伤的措施;2)实现对自行车的有效固定,防止调度车行驶过程中的相互碰撞,还可避免调度车启动和制动时自行车的倒地;3)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安装自行车以后)。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凹槽与车头横管的位置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与第一圆环的位置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手臂与第二圆环的位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底座与手臂的连接图(手臂与底座夹角为90度)。
图7是本发明的滑槽与底座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测前列腺癌易感性的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滴眼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