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钻杆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1090.7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友行;陈至欢;黄建凯;谢奇;毛美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周友行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水平 定向 钻机 钻杆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杆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钻杆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钻杆夹持装置是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的主要部件,其使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的工作效率以及作业情况。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钻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利用夹持装置来辅助安装或拆卸钻杆。目前,国内现有的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夹持装置夹紧钻一般采用液压油缸驱动,一组两个液压油缸的压杆伸出推动夹持块夹紧钻杆,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夹紧力不够将导致夹持装置和钻杆之间出现打滑,会严重损坏钻杆,大大减少钻杆的使用寿命;其次,采用上述夹紧方式,钻杆在被夹紧到松开的过程中,液压油缸的油管进油口必须始终保持压力,否则钻杆不能被夹紧,能耗较大;此外,采用上述夹紧方式的油缸在拆卸钻杆的过程中,动、静油缸分别夹紧钻杆时,由于油缸本身的响应速度不一样、油管的长短以及阻力也不一样,导致活塞杆伸出快慢不一致从而造成两钻杆公母丝扣不同心的现象,致使丝扣严重磨损,大大减少钻杆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锁紧钻杆、自动对齐前后钻杆轴线、使翻转油缸有效推力最大的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钻杆夹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动夹持器和静夹持器,所述动夹持器和静夹持器分别由动力装置、齿轮组和夹持器卡爪构成,沿钻杆径向分布设置3个或3个以上与齿轮组相配合联接的夹持器卡爪,动力装置分别驱动齿轮组。
本发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夹持器液压马达1和静夹持器液压马达23,动夹持器液压马达1和静夹持器液压马达23分别采用外六角螺栓固定在动夹持器马达支座2和静夹持器马达支座24上,动夹持器液压马达1和静夹持器液压马达23采用定扭矩液压马达。
本发明所述齿轮组包括:动夹持器花键套20、静夹持器花键套28、动夹持器小锥齿轮3、静夹持器小锥齿轮25、动夹持器大锥齿轮4、静夹持器大锥齿轮26,动夹持器花键套20和静夹持器花键套28分别与动夹持器小锥齿轮3和静夹持器小锥齿轮25上部套装,动夹持器小锥齿轮3和静夹持器小锥齿轮25腰部的齿分别与动夹持器大锥齿轮4和静夹持器大锥齿轮26啮合。
本发明所述夹持器卡爪它包括动夹持器卡爪5和静夹持器卡爪27,它分别设有与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和静夹持器外支撑套9相配合的凹槽,还分别设置有与动夹持器大锥齿轮4和静夹持器大锥齿轮26相配合的螺纹,动夹持器卡爪5和静夹持器卡爪27分别与动夹持器大锥齿轮4和静夹持器大锥齿轮26啮合。
本发明在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面对静夹持器的一端设置有与动夹持器卡爪5相配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有动夹持器内支撑套7,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一侧与油缸翻转杆16焊接,油缸翻转杆16连接翻转油缸14,翻转油缸14在卸扣瞬间对油缸翻转杆16的推力与力臂垂直,翻转油缸14的下部固定在钻架22上,挡板19焊接在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的底部,长六角螺栓17穿过挡板19的孔洞用螺母18紧固,弧形支座15紧贴在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的底部,弧形支座15的圆弧部分穿过挡板19与长六角螺栓17间的空隙,弧形支座15支撑脚焊接在底板13上,底板13采用螺栓固定在钻架22上。
本发明在静夹持器外支撑套9面对动夹持器的一端设置有与静夹持器卡爪27相配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有静夹持器内支撑套8,静夹持器内支撑套8外设置有滚轮机构10,静夹持器外支撑套9的底部焊接有连接钢板12,连接钢板12焊接在底板13上。
本发明所述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与动夹持器内支撑套7、静夹持器外支撑套9与静夹持器内支撑套8之间采用内六角螺栓连接。
本发明所述动夹持器外支撑套6、动夹持器内支撑套7、静夹持器外支撑套9、静夹持器内支撑套8的圆周面上有分别与动夹持器小锥齿轮3和静夹持器小锥齿轮25两端相配合的孔。
本发明前钻杆11和后钻杆21分别由静夹持器与动夹持器夹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可靠夹紧钻杆,夹紧力大,避免钻杆打滑,有效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夹持的持续可靠性,降低能耗,极大的减少丝扣磨损,提高了卸扣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周友行,未经湘潭大学;周友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