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迷宫式降压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0660.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少春;郭玉娜;赵广坡;王金;邹继红;翁天毅;冯浩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2 | 分类号: | F16K47/02;F16K4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迷宫 降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的降压、降噪的缓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控制阀的降压、减少气蚀和空化的迷宫式降压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阀是一种控制流体运动的机械,传统的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座等,通常采用阀芯在阀体内部动作改变阀座与阀芯配合处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来控制流体的流量,或者阀芯在阀体内流道中的移动,实现阀的开启或关闭。气蚀一直是控制阀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高压阀制造商一直努力寻找方案来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高压差控制阀,最传统的高压阀只有阀芯和阀座,内部没有迷宫结构。这样,由于高压差造成的气蚀作用,阀芯和阀座损坏很大,寿命很短。事实表明,传统的高压角阀寿命一般只有2~3个月,而且是在阀芯和阀座都采用硬质合金或经过硬化处理的情况下。
随着控制阀行业的发展,开始出现简单的笼式结构或者采用多层笼式结构简单地套在一起,在套筒上打一定数量的孔。这样的结构对降压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抗气蚀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打孔给加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效率比较低下。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碟片式迷宫结构,其是由一定数量的迷宫式碟片上下叠合在一起,碟片上开有一定形状的凹槽联通内外径,当流体进入碟片后,沿着通道运动。由于通道形状复杂,流体的运动体积和轨迹发生改变,达到降压、减少气蚀、降低空化作用的目的。但新型的碟片式结构加工工艺极其困难,需要用电火花加工,加工效率很低而且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迷宫式降压降噪装置,
其包括一位于其最内层的内层套筒、一位于其最外层的外层套筒以及位于所述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之间的若干中层套筒,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中层套筒分别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若干中层套筒之间无缝连接;
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中层套筒分别设有内层降压降噪结构、外层降压降噪结构和中层降压降噪结构;
流体从所述内层降压降噪结构流经所述各中层套筒的中层降压降噪结构最后流入外层降压降噪结构,或者流体从外层降压降噪结构流经所述各中层套筒的中层降压降噪结构最后流入内层降压降噪结构。
较佳地,所述内层降压降噪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内层套筒外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圆截面平行的若干第一环形凹槽,
以及穿透所述内层套筒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轴线平行的若干第一竖形长孔,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竖形长孔交错连接。
较佳地,所述外层降压降噪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外层套筒内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圆截面平行的若干第二环形凹槽,
以及穿透所述外层套筒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轴线平行的若干第二竖形长孔,
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竖形长孔交错连接。
较佳地,所述中层降压降噪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中层套筒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圆截面平行的若干第三环形凹槽,
以及穿透所述中层套筒表面并与所述中空圆柱结构轴线平行的若干第三竖形长孔,
其中所述第三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三竖形长孔交错连接。
较佳地,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若干中层套筒中相邻的任意两套筒的环形凹槽相互错位,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若干中层套筒中相邻的任意两套筒的竖形长孔相互错位。
较佳地,所述内层套筒、外层套筒和中层套筒采用热处理硬化后的硬质材料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减少流体的气蚀、空化和闪蒸作用,减小流体对阀内件的破坏作用,达到延长控制阀寿命的目的;
2. 同时本发明解决了控制阀噪音大、振动大问题;
3. 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型,制作成本较低;
4. 本发明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气体、液体以及气液混合体。
当然,实施本发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内层套筒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外层套筒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中层套筒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