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90150.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接入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供用户选择接入互联网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用户可以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以下简称: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以下简称:WiFi)等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进行数据业务。
如何在多种接入方式上进行选择,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当用户在室内,同时有WiFi、3G和LTE覆盖的情况下,用户想下载一段视频或上传一个图片时,终端是用WiFi连接网络,还是用3G或者LTE,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上传下载的速率,电池的耗电量等。
现有技术提供的接入方式选择方案比较简单,即比较各种接入方式间的信号强度。通过设定阈值和/或定时器等方式,使用信号强度这一单一要素作为输入,进行接入方式的选择。
但是用户需要的是好的服务,而信号质量好不代表服务就好。举例来说,3G的基站下已经有很多终端接入了,负载已经很大。这时即使终端检测到3G的信号强度很强,但因为3G网络侧的资源有限,该终端连接上3G网络后也不能获得高质量的服务。这说明,信号强度强并不代表服务好,仅根据信号强度来选择接入方式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以实现根据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接入方式的选择,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待进行的业务对服务质量参数的第一要求,获取接入网络的至少两种接入方式各自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要求从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选择第一服务质量参数;通过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接入所述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接入网络的至少两种接入方式各自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包括: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接入设备获取接入网络的至少两种接入方式各自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要求从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选择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包括:如果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存在满足所述第一要求的服务质量参数,则选择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满足所述第一要求且与所述第一要求中包含的参数值的差值最小的服务质量参数作为第一服务质量参数;或者,如果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要求的服务质量参数,则选择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与所述第一要求中包含的参数值的差值最小的服务质量参数作为第一服务质量参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接入所述网络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仅有一个,则通过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接入所述网络;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待进行的业务对服务质量参数的第二要求,获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的服务质量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二要求从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选择第二服务质量参数,通过所述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接入所述网络,所述第二要求与所述第一要求分别针对不同服务质量参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参数包括:可用性参数、带宽参数、时延参数、时延变化参数和丢包率之一或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待进行的业务对服务质量参数的第一要求,获取接入网络的至少两种接入方式各自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要求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服务质量参数中选择第一服务质量参数;接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接入方式接入所述网络。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接入设备获取接入网络的至少两种接入方式各自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