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及专用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0043.0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7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热炉炉气 除尘 脱硫 一体化 工艺 专用 过滤器 | ||
1.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所述炉气中含有固体粉尘、二氧化硫、金属元素及其他存在的物质,该工艺包括的步骤为:使炉气在过滤器中从过滤元件(3)的迎风面向背风面运动;通过高压放电发生装置(1)在所述迎风面前产生高压放电场;通过高压放电场促发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与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硫酸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固体微粒;通过过滤元件(3)将所述固体微粒与烟气中本身所含的固体粉尘一起截留于过滤元件(3)的迎风面一侧,其他不能被截留的物质则从过滤元件(3)中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炉气为油页岩干馏气体,该炉气中的金属元素主要为铁和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炉气为铁合金矿热炉炉气,该炉气中的金属元素主要为铁以及锰、铬、钨、钼、钒、钛、镍、铌、钽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3)为导体且兼作高压放电发生装置的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3)由无机多孔导体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3)由钛铝合金多孔导体材料、铁铝合金多孔导体材料、镍铝合金多孔导体材料中的一种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以及分别与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和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电连接的高压电源,所述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的迎风面与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的迎风面相对设置并在其间形成高压放电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为高压脉冲电源。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场为脉冲电晕场。
10.专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矿热炉炉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的过滤器,包括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渣口,过滤器的外壳内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通的进气室以及与排渣口相通的集尘室,所述进气室与集尘室之间为烟气净化区,其特征在于:烟气净化区内安装有迎风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和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所述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分别与高压电源(107)电连接,从而在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的迎风面与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的迎风面之间形成高压放电场;在过滤器的外壳内位于所述烟气净化区的外围设有一独立的环形净气室(403),该环形净气室(403)与所述排气口以及位于第一板状过滤元件(3a)的背风面和第二板状过滤元件(3b)的背风面之后的净气排气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0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浮置板轨道的板式橡胶阻尼隔振器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或钢绞线过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