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89568.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块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尤指一种采用多维度结构设计的导光板、及使用所述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器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必须依赖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所提供的光源来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模块所提供的亮度、效率及演色性高低,会影响到显示器的特性表现,故目前均以研发具有高亮度、高品质的背光模块为发展重心。
一般来说,背光模块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与棱镜板组成。光源可设置于导光板一侧或两个相对侧并将光束发射至导光板。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束传输方向,使光束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出射。在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US5,838,403号披露一种使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其中光线可以利用位于导光板底部的导光微结构来提高光学效能。然而,上述位于导光板底部的导光微结构属于一维度结构设计,其所能够提升的结构性能与光学效能仍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维度结构设计的导光板,其可有效提升整体的结构性能与光学效能。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一导光本体、一第一导光单元及一第二导光单元。所述导光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入光面。所述第一导光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及多个第二导光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导光结构及所述多个第二导光结构彼此平行排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导光结构包括多个彼此分离且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之间的第一导光体,且多个所述第一导光体的排列密度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导光单元包括多个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三导光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第三导光结构彼此平行排列。
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导光板及一发光结构,其中所述发光结构邻近所述入光面,并且所述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投射光束从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本体内。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块及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并且所述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投射光束通过所述导光板以形成一投向显示面板的面光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以及使用所述导光板的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皆可通过“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的所述第一导光单元”及“具有多个所述第三导光结构的所述第二导光单元”的多维度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增加承载光学膜片(图未示)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因减少不必要的光学损耗(光漫射所产生的损耗)而有效提升光学辉度(亮度),并且也可有效减少光干涉条纹等不良现象(例如牛顿环等),进而使得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性能与光学效能皆能有效提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光板的其中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光板的另外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A为图3的上视示意图。
图4B为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4C为图3的4C-4C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D为图4C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A为图5的上视示意图。
图6B为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A为图7的上视示意图。
图8B为图7的侧视示意图。
图8C为图7的8C-8C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导光板 P
导光本体 1
第一表面 100
第二表面 101
入光面 102
第一导光单元 2
第一导光结构 21
第二导光结构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