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袋搓开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658.X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张海涛;李宇辉;莫小军;梁晓云;余雄文;赵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26 | 分类号: | B65B43/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开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编织袋包装生产线,具体涉及编织袋搓开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编织袋广泛应用于蔬菜等农业产品包装、食品包装、日常生活用品包装等包装领域,其一般是以聚乙烯、聚丙烯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的。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圆织、裁袋、缝包、编织等制造环节,制造流程较多,如果各个制造环节分别独立生产(特别是部分环节仍采用手工生产),则生产效率较低,浪费较为严重,而且用工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从而导致制造成本较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则必不可少。
由于在编织袋制袋工艺中存在溢料热切等因素,有时会出现袋片中缝两面和袋口两面粘连的现象,影响到编织袋包装的进料和开口,目前的处理办法是靠工人逐条从袋口往袋里撕开,费时费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以简单的结构搓开编织袋袋片两面粘连处。
为此给出编织袋搓开机构,包括输送袋片前行的输送线,其特征是,在输送线当中设有两个成对的搓轮,两个搓轮存在转速差以搓开从两个搓轮之间经过的袋片。
在编织袋跟随输送线前行的过程中,两个存在转速差的搓轮使袋片的两面形成差速滑动力,袋片两面粘连处就被搓开了。本发明创造采用两个存在转速差的搓轮就实现了搓开动作,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实现。
优选地,设有把袋片压在输送线上的输送压轮,其转动方向与输送线一致以引导袋片前行。
优选地,在这对搓轮的轮轴上装有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的离合器是电磁离合器。
优选地,有手轮调节两个搓轮的间隙。
优选地,这对搓轮设在输送线的中央。
优选地,这对搓轮靠向输送线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输送线是滚筒式输送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编织袋搓开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编织袋搓开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编织袋搓开机构如图1,滚筒式输送线2输送袋片前行。两个成对的搓轮5设在输送线2的中央且转动方向与输送线2一致,其中,上搓轮3与下搓轮4存在转速差。当袋片被输送线2输送至经过这对搓轮5之间时,这对搓轮5使袋片的两面形成差速滑动力,从而搓开袋片中缝两面粘连处。输送压轮8转动方向与输送线2一致,其作用是把袋片压在输送线2上,引导袋片前行,使袋片不会被搓轮5搓离原输送方向。
电磁离合器6装在这对搓轮5的轮轴上,供控制系统根据袋片输送情况分开或合上这对搓轮5,避免搓轮5在无袋片时空擦磨损。
两个搓轮5的间隙可通过手轮9进行调节,如果袋片无粘连现象,也可以用手轮9调大搓轮间隙,让袋片直接通过。
这对搓轮5也可以改为靠向输送线2一侧,如图2所示。把袋片水平转动90度横放,袋口对准搓轮,搓轮5就可以把袋口粘连处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锅炉烟管气动清灰机
- 下一篇:冷凝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