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391.4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文;朱刚;冷忠国;陈佛祥;彭述明;张志伟;杨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水稻 立枯病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无露珠,心叶或上叶片打绺,根少暗黄色无新根,茎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苗提取时与种子分离。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
咪鲜胺(咪鲜胺锰盐),又名唑菌胺酯,英文通用名称:prochloraz,化学名称:N-丙基-N-[α-(2,4,6-三氯苯氧基)-1H-咪唑-1-甲酰胺。咪唑类广谱性杀菌剂。对于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特效,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引起作用,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发现将咪鲜胺(或其锰盐)制成药肥颗粒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同时起到施肥的作用,节省时间和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肥颗粒剂,它由杀菌成分、载体肥料、分散剂、缓释剂、崩解剂、粘结剂、包膜剂和填料组成,杀菌成分为咪鲜胺或其锰盐。以药肥颗粒剂总重量计,其中:咪鲜胺或其锰盐0.1%~10%,载体肥料20%~60%,分散剂0.5%~3%,缓释剂0.1%~2%,崩解剂1%~6%,粘结剂0.1%~5%,包膜剂0.1%~0.5%,其余为填料。
所述的载体肥料为氯化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的混合物,其N元素含量为颗粒剂总重量的5%~25%,P元素含量为颗粒剂总重量的1%~10%,K元素含量为颗粒剂总重量的1%~10%。所述的载体肥料还含有一水硫酸锌和硼砂,其锌元素含量为颗粒剂总重量的0.5%~2%,硼元素含量为颗粒剂总重量的0.5%~2%。
所述的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等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缓释剂为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胶。
所述的崩解剂为硫酸钠、尿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碳酸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凹凸棒土、膨润土、淀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咪鲜胺或其锰盐0.1%~10%,载体肥料20%~60%,分散剂0.5%~3%,缓释剂0.1%~2%,崩解剂1%~6%,粘结剂0.1%~5%,包膜剂0.1%~0.5%和余量填料在密闭的调配釜中混合均匀,包膜法造粒,在110℃~120℃条件下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3%,筛分,粒度范围2000μm~4000μm,经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所需的颗粒剂;粉末筛分物经粉碎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不合格品经检验分析原因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混合采用分步法,组分含量较低的原材料先混合助剂或填料再与其它物料混合,以确保产品含量的均匀性,干燥温度在110℃~120℃,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及波动。
本发明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药肥颗粒剂作为基肥直接撒施,能有效的预防水稻立枯病,避免在发病后施药无法达到理想防治效果,又满足了基肥的要求,事半功倍。
2、本发明采用现代机械化加工工艺,有效成分在产品中分布均匀,制备方法容易操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用拌土,直接撒施,药剂即可均匀的分布于田间,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克服了人工毒土法在田间易出现的药效、肥效不一致的现象。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药肥颗粒剂的实际应用效果,下面用实例来说明。
供试药剂:(1)试验药剂:0.2%咪鲜胺药肥颗粒剂。(2)对照药剂:25%咪鲜胺乳油。(3)防治对象:水稻立枯病。
表1、试验方案。
表2、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0.2%咪鲜胺药肥颗粒剂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优秀,效果优于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药肥颗粒剂的生产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