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8037.1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外用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油性外用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耳鼻喉科门诊量的1/3。患者常因头痛脑胀、鼻塞、脓涕、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而影响学习和工作。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中医称“伤风鼻塞”、“鼻窒”、“鼻渊”,中医理论认为肺气亏虚、腠理疏泄、卫外不固、外感风寒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因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致病。
针对鼻炎的药物治疗有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前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大体有收缩鼻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素、抗组胺类药物如西替利嗪等、以及类固醇激素喷鼻制剂,这些化学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后者因副作用小、为对因治疗,较好地满足了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现有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品种繁多,但缺乏治疗效果确凿有据的药物,大多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中成份简单,而按照中医理论,鼻炎、鼻窦炎的病因与肺脾肾等脏器的亏虚有关,因此需要针对肺脾肾等脏器的亏虚而进行合理配伍的组合物,从而充分发挥中药复方制剂的综合调理治疗作用以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中药制剂。
本发明治疗鼻炎的外用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苍耳子10~20份,白芷8~15份,辛夷10~20份,薄荷8~15份,细辛1~5份,艾叶10~20份,蒲公英4~10份,连翘10~20份,冰片2~6份,鹅不食草4~10份制成。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将各种原料药按要求重量份数,加入到1000~3000份香油中,充分搅拌混合后,浸泡10~20天;b、将步骤a中的混合物在200~300℃熬制10~20分钟,将药渣过滤后即成。
本发明药物组方中,苍耳子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消风止痒力强。常用于皮肤痒疹及其他皮肤病,以及鼻渊头痛,风湿痹痛。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具有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
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鹅不食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诸药配伍,祛风散寒,通鼻窍;治疗鼻炎类疾病效果显著。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吃药,不打针,不用穿刺手术,只需外用,即可达到治愈鼻炎的目的,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无痛苦,而且见效快,。
有关临床资料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病例共466例,其中男性252例,女性214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29.8岁。约75%的患者为中小学生。病程最短3d,最长达30年。病种选择:急性鼻炎20例,慢性鼻炎75例,急性鼻窦炎45例,慢性鼻窦炎315例,过敏性鼻炎9例,肥厚性鼻炎2例。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耳鼻喉科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拟定:即①症状:鼻塞、流脓、嗅觉减退或者消失,且多伴有头痛、头晕、头胀;②体征:鼻道中常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③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部分病例做柯、华氏X线片检查;排除鼻部其他病变。
治疗方法:用棉棒沾上本药抹在鼻腔,一日三次,30天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伟,未经任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汛土工滤垫
- 下一篇:钢结构组合浮式防波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