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7560.2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天麓律师事务所 12212 | 代理人: | 王里歌 |
地址: | 30170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流体 超导 散热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由真空腔体和置于真空腔体内的纳米流体超导介质构成;所述真空腔体由腔体、底部盖板及顶部盖板构成;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与底部盖板和顶部盖板呈密封连接;所述腔体的外壁上连接散热翅片;所述真空腔体上有超导介质抽真空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部盖板及顶部盖板通过螺丝杆和固定螺母连接;所述螺丝杆插于固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间通过对焊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盖板上安装集成LED光源及LED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有密齿槽,密齿槽的深度为0.2-0.25mm,间距为0.1-0.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在真空情况下的沸点低于LED的工作温度;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充满于腔体密齿槽内,在真空腔体为汽化纳米流体超导介质和纳米流体超导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体内的大气压为1.3×10-1-1.3x10-4 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外壁上安装外接外接铝翅片;所述腔体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将纳米级颗粒和分散剂按比例同时放入高纯度工质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做pH 调节剂,然后进行超声振动,使纳米颗粒均匀稳定的分散在工质中;
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按体积比将1-3%纳米级铜颗粒和0.5-1%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同时放入高纯度蒸馏水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在8.5-9之间,然后进行超声振动2小时制备而成;所述纳米级铜颗粒为90-100纳米铜颗粒;
或者,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按体积比将3-5%纳米级碳化硅颗粒和1-2%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同时放入高纯度蒸馏水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在8.5-9之间,然后进行超声振动2小时制备而成;所述纳米级碳化硅颗粒为20-30纳米碳化硅颗粒;
所述纳米级颗粒通过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法或机械球磨法制备。
10.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超导介质抽真空接口对真空腔体抽真空,使真空腔体的大气压在1.3×10-1-1.3x10-4 Pa的负压;
(2)通过超导介质抽真空接口对真空腔体注入中适量的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使腔体内表面的吸液芯密齿槽中充满纳米流体超导介质;
(3)对超导介质抽真空接口加以密封,纳米流体工作时,流体处于气液两相状态,纳米流体在真空情况下的沸点低于LED的工作温度,散热器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5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