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旋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6287.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仙明;林平;林斌;林万青;林信福;林申茂;林进;林智;林燕;林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毂旋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轮毂的制备工艺多采用压铸工艺或整体锻造工艺。但是这两种工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后来采用旋压工艺取代压铸工艺或整体锻造工艺。但是目前的旋压模具一般是一体化结构,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模具,这样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浪费工作时间,影响产品的试做进度。
有鉴于此,研制一种开发时间短、工作效率高且节约资本的轮毂旋压模具就很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轮毂旋压模具,该模具的研发时间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平均一套模具的费用减少约4万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毂旋压模具,所述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压板、内膜、中间块和套圈,其中所述内膜、中间块和套圈分别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块通过所述内膜定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圈与所述中间块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膜与旋压机的顶杆相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块与旋压机的推杆相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膜与所述中间块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块与所述套圈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内膜、中间块和套圈活动连接,使得在开发新模具时只需更换中间块和套圈即可,其他的内膜等可以公用,降低开发模具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轮毂旋压模具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轮毂旋压模具的中间块、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轮毂旋压模具的剖面图。
图中图标:
11-压板、12-内膜、13-中间块、14-套圈、15-顶杆、16-推杆、20-轮毂毛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所示:轮毂旋压模具,用于制作轮毂毛坯20。该轮毂旋压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压板11、内膜12、中间块13和套圈14。套圈14与中间块13相配。其中内膜12、中间块13和套圈14分别活动连接。活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螺栓、螺丝连接等,再此不一一列举。此种活动连接需要保证中间块与套圈可以方便的从内膜上取下即可,这样便于新产品研发时中间块与套圈的更换。本实施中选取内膜12与中间块13通过螺栓连接。中间块13与套圈14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发现轮毂名义直径相同、轮毂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内膜能够公用。从而利用拆分技术将中间块与套圈拆分开。
为了使中间块13与内膜12接触较为稳定,中间块13通过所述内膜12定位。这样避免每次安装的时候均需对中间块和内膜12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的,内膜12与旋压机的顶杆15相配。即旋压加工时内膜12固定连接与旋压机的顶杆15上。中间块13与旋压机的推杆16相配。即旋压加工时中间块13与旋压机的推杆16固定连接。
本发明根据轮毂名义直径相同、轮毂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内膜能够公用的原理,将原有旋压模具进行拆分,即内膜、中间块和套圈分别活动连接,这样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制时只需要开发中间块和套圈零部件就能满足产品的试做要求,大大减少制作模具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工作成本。一套新产品可减少研发费用约4万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