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扭矩限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396.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樊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7/00 | 分类号: | F16D7/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扭矩 限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机械的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当压缩机过载时解除连接的扭矩限定器。
背景技术
扭矩限制器有许多应用的场合,例如设在汽车发动机与用于空气调节的压缩机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典型的外控式变排量压缩机具有一倾斜地支撑在主轴上的斜盘,斜盘角度可以通过压缩机的电控阀改变。当外控式变排量压缩机的内部出现故障使扭矩变大时,过大的扭矩会对发动机产生大的冲击。因此,压缩机必须具有过载保护机构,使得压缩机内部的扭矩过大时,压缩机与皮带轮脱离,避免压缩机内部扭矩过大对发动机的冲击。
专利号为CN200610132111.3,授权公告号为CN100458205C的中国专利申请“动力传送装置”,揭示了一种压缩机的扭矩限定器,其包括驱动侧的皮带轮,从动侧的压缩机,以及将皮带轮与压缩机连结的旋转传送构件。如图5所示,旋转传送构件8包括圆形主体8A,3个可弹性变形的连接片8B,连接片的根部8C从主体8A延伸,且固定在皮带轮4上,连接片前端部为连接部8D,连接部8D可脱离地夹持在轮毂7和夹持板11之间,轮毂7和夹持板11用铆钉25铆接固定。
上述扭矩限定器结构采用了轮毂、夹持板以及多个铆钉等零件,使连接部夹持在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的扭矩限定器及包括它的压缩机。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扭矩限定器,包括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连接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旋转传送构件,所述旋转传送构件包括多个连接臂,该多个连接臂沿一周向有间隔地分布,各连接臂包括位于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根部和端部,该根部与第一旋转件连接,该端部与第二旋转件可脱离地连接,其特点是,第二旋转件具有本体和折叠部,该折叠部自第二旋转件的外侧向内侧折弯,该端部被夹持在该折叠部和第二旋转件的本体之间,并且该端部和第二旋转件之间还借助于凸台和卡合孔配合。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端部上,所述卡合孔位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端部上,所述卡合孔位于所述折叠部上。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旋转件的所述本体为平板上,径向伸出对应多个连接臂的多个凸缘,该折叠部自该凸缘的外侧向内折弯,该端部被夹持在该凸缘和该折叠部之间。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根部上有孔,紧固件穿过该孔将所述根部和第一旋转件紧固。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传送构件为带弹性的钢片。
所述的扭矩限定器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传送构件还包括圆环,所述多个连接臂分布在该圆环的外周侧,连接臂的所述根部与该圆环连接成一体。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扭矩限定器,所述第一旋转件为支撑在压缩机前缸盖上的皮带轮,所述第二旋转件为固定在压缩机主轴上的轮毂。
本发明主要通过改进扭矩限定器的夹持机构,省去了夹持板与多个铆钉的设置和装配,减少扭矩限定器的零件数量,从而简化了扭矩限定器的装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扭矩限定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轮毂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扭矩限定器的装配原理图。
图5是已有的扭矩限定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扭矩限定器包括与主轴32键连接的轮毂40、作为传动件的连接片41、三个紧固件52。扭矩限定器设置于汽车发动机与空调压缩机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作为压缩机的驱动件的皮带轮30,通过轴承31安装在压缩机的前缸盖60上。皮带轮30与压缩机的主轴32之间设置该扭矩限定器,以传递皮带轮30的扭矩,该扭矩限定器的作用是在负载过大时切断扭矩的传递。
如图2所示,连接片41设在轮毂40与皮带轮30之间,其包括一个外形实质上为圆形的圆环42,在圆环42外周侧有三个方向一致(实质上平行)的弧形连接臂44,连接臂44的根部45与圆环42一体相连,根部45上开设有孔43,连接臂44的其它部位与圆环42之间存在隔槽48,端部46上形成凸台47,凸台47高出端部平面。
如图3所示,轮毂40端面为平板状,径向伸出三片凸缘49,位置对应连接臂44的三个端部46,每一凸缘49上形成有与凸台47对应的卡合孔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