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装置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4514.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定琼 |
主分类号: | B60R9/058 | 分类号: | B60R9/058;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841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装置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装置的固定结构,尤其是涉及车顶架、车顶行李箱及车顶尾翼等车顶装置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顶装置通常以螺丝固定方式固定在车顶上,如车顶架、车顶行李箱、车顶尾翼和车厢尾翼等附件都是利用螺丝固定在车顶部或车身上,一旦安装后,不容易拆卸,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以车顶架为例,车顶架包括两种,一种是横杆,即固定在汽车车顶的两根横杆,该横杆的固定方向与行驶方向垂直,另外一种是纵轨,即沿车身两侧顶部顺车身方向纵向安装的两条纵轨。横杆可以直接固定在车顶上,也可以固定在纵轨上。在纵轨上设置的横杆可以方便拆卸,适用多种用途。车顶架的英文名称是Roof Racks。车顶架的诞生代表着工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汽车产业链延伸的一个代表性产物,这一切源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渴望引领时尚潮流的一种生活方式。
车顶架是解决车顶装载能力的基础设施,一般情况下,某些车型会在出厂时就已经在车身顶部两侧配备有安装好的纵轨,但绝大部分的车型在出厂时,并没有安装这种装置。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车顶架一旦安装,很难由车主自行拆除,所以在安装之前,车主就必须考虑清楚是否能够长期接受安装有车顶架的车辆,而汽车制造商考虑的是安装车顶架后,在外观上是否会影响车辆的外部形象。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因部件之间的密闭性变差可能导致车顶架产生震动和噪音,甚至因为部件生锈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并不适合把所有车型顶部都安装上纵轨,只有某些车型像越野车SUV才会提供相应配备,这是为了车型本身需求而设计的。车顶架作为一个并非必须长时间使用,仅在有需要时才可能会选择的装置,安装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安装后可能会影响车辆外观,同时亦会带来噪音、风阻等问题,但是在某些出行的情况下,如家庭度假或长途旅行时,又可能需要将行李放置在车顶架上,以保证车厢内部有足够的乘坐空间,很明显这是一种需求矛盾,这个矛盾的根结在于现有的车顶架固定方式是一种无法拆卸的方法,这个矛盾最终会演变成制约车顶架行业发展的瓶颈,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与普及。
对于其它类别的车顶装置而言,例如,为运动车型,如跑车,配备更多尺寸、款式各异、功能各异的车厢尾翼、车顶尾翼也具有同样的需求矛盾。如果能够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自由更换所需要装置或设备,这不但可充分发挥各种装置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兼顾时尚与潮流之需,满足车主对车型款式的嗜好和追求。对于工程车、警用车、防暴车等社会服务车辆,如果能够将不同功能的设备,如探照灯、射灯、摄像头、激光测速器、望远镜、测距仪、警用雷达等设备即装即用、随时拆卸,可实现随时随地更换装备的目的,也是会有一定市场需求与实用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即装即用的车顶装置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顶装置的固定结构,用于将车顶装置的主体固定在车顶上,它包括布设在所述主体上的若干个永磁体线圈单元,每个永磁体线圈单元由相互套设的永磁体和线圈组成。
永磁体线圈单元中的永磁体可以直接吸附在车顶上,永磁体线圈单元的数量越多,用于直接吸附的永磁体就越多,相应车顶装置在车顶的固定就越牢固,承载能力也相应提高。正常使用时,线圈内不通过电流,仅使用永磁体吸附车顶的方式便可以快速将车顶装置固定在车顶上,安装简便。由于永磁体和线圈互相套设,当线圈内通电时,可以在永磁体附近形成电磁场,通过调整线圈内通过的电流方向,使电磁场与永磁体磁场相互干扰,从而使永磁体磁场的磁力线回路无法形成,暂时减弱或消除永磁体的吸力,在稍加外力的情况下,便可以将车顶装置从车顶上取下,实现快速的拆卸,车顶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不会破坏原有车顶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临时或长期安装车顶装置,即装即用。
所述永磁体线圈单元由永磁体和套设在永磁体外的线圈组成。所述永磁体线圈单元由线圈和套设在线圈外的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外套设线圈或线圈外套设永磁体,线圈通电后都可以在永磁体的磁场周围形成叠加的电磁场,对永磁体磁场的影响更快速有效。
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吸盘单元,在每个吸盘单元内布设若干个所述永磁体线圈单元。将永磁体线圈单元集中布设在吸盘单元中,可以增加主体与车顶固定连接时的接触面积,还可以根据主体形状选择最佳的受力点设置吸盘单元,提高主体在车顶上的连接牢固度。
所述车顶装置为车顶架、车顶行李箱、车顶尾翼或车厢尾翼。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随时实现车顶装置在车顶上的安装或拆卸,即装即用,操作简便,不破坏原有车顶结构完整性,车顶装置的固定强度高,承载力大,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定琼,未经刘定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车折叠可扳式大脚踏板
- 下一篇:检测前方车辆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