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喂药吸管及药丸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170.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贺宇峰;管平桂;吴立丰;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鹏力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吸管 药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医疗用器具,具有自动喂药功能,特别适用于吃药丸困难的病人,可广泛运用于医院和家庭。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群喂药丸特别困难的,如儿童。往往需要将药丸捣碎并融化在水中,再进行喂食,程序比较繁琐,而且容易被呛着,造成患者不适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形状合理,使用舒适方便的喂药管。
一种自动喂药吸管,所述喂药管包括内管及外管,所述内管具有一个密封端和一开口端,自密封端往开口端方向依次设置有扩颈部、小孔、止推槽及吸吮部;所述外管两端开口,其中一个开口端具有倾斜角,另一开口端具有缩颈段,在缩颈段上设置止退部,所述内管的密封端与所述外管的缩颈段端紧密配合连接。
所述倾斜角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
一种用于所述喂药管中的药丸,所述药丸为环形速溶药丸。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一种自动喂药吸管及药丸,将所述环形速溶药丸安装在内管和外管的交叉处,当使用时,先将内管向外管内推压,使得外管上的止退部与内管上的止推槽紧密配合,有效地防止外管退回,此时小孔露出缩颈段,再将外管的倾斜角端插入液体中吮吸,液体从外管的倾斜开口端进入,流过环形速溶药丸,环形速溶药丸溶解于液体中,再经过内管上的小孔,流入内管内,通过吮吸部最后进入到人口中,实现自动喂药过程。
不使用时,将内管上的小孔推入外管的缩颈段内,小孔被密封,环形速溶药丸处于密封状态,能够保持药品的卫生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喂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喂药管出药腔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喂药管溶药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喂药管使用的示意图;
其中:1、内管;2、环形速溶药丸;3、外管;4、小孔;5、扩径部;6、止推槽;7、倾斜角;8、缩颈段;9、止退部;10、吮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喂药吸管管,包括内管1、环状药丸2,外管3,内管1内置于外管3中,可沿外管3长度方向自由伸缩。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内管1具有一个密封端和一开口端,自密封端向开口端方向依次设有扩径部5, 小孔4、止推槽6及吸吮部10。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外管3的一端切割加工形成30°-60°的倾斜角7,便于饮料液体吸入吸管内,外管3另一端设置有缩颈段8及止退部9。
如图4所示,环形速溶药丸2安装在内管1和外管3的交叉处,内管1与外管3的缩颈段8紧密配合,小孔4被密封,环形速溶药丸2处于密封状态。
加工过程:
按图2、图3所示,分别加工内管1和外管3,内管1的吮吸部10暂不加工,先将环形速溶药丸2装在内管1的扩径部5的位置处,再将内管1 的开口端从外管3的倾斜角7端内置于外管3中,并从外管3的另一端拉出,使得内管1与外管3的缩颈段8紧密配合,小孔4被密封,环形速溶药丸2被密封于内管1和外管3的交叉处。最后加工内管1的吮吸部10.
当使用时,先将内管1向外管3内推压,使得外管3上的止退部9与内管1上的止推槽6紧密配合,有效地防止外管3退回,此时小孔4露出缩颈段8,再将外管3的倾斜角7端插入液体中吮吸,液体从外管3的倾斜开口端进入,流过环形速溶药丸2,环形速溶药丸2溶解于液体中,再经过内管1上的小孔4,流入内管1内,通过吮吸部10最后进入到口中,实现自动喂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鹏力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鹏力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芯片窗口的待压合多层板的压合方法
- 下一篇:显示模组和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