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返烧炉及返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032.1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清林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F23B80/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返烧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特别是一种烟气多次返烧的高效能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合燃烧炉,包括上方的柴火腔和下方的电热腔,所述柴火腔和电热腔之间由柴火腔底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的炉壁表面布满气孔,所述电热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该混合燃烧炉可以利用柴火或者电热进行混合燃烧,从而增强了炉子的工作灵活性,并且在混合燃烧时,可使炉子达到极大的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返烧炉及返烧方法,以提高炉温是含有可燃物质的燃煤完全燃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返烧炉,其组成包括:带有燃料入口的炉体,所述的炉体具有进风门,所述的进风门口安装有底部水冷炉排排管,所述的水冷炉排排管上方装有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所述的底部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和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之间形成出火口,所述的炉体中具有烟道隔墙,所述的炉体中下部具有炉烘,所述的烟道隔墙具有烟气通口,所述的烟气通口对应的烟道隔墙另一侧为二次燃烧腔,所述的炉体中具有对流管区的支撑壁,换热管束通过所述的对流管区与所述的炉体固定,所述的对流管区中装有烟气折流板,位于所述的对流管区外炉体具有出烟口。
所述的混合返烧炉,所述的换热管束两端具有集箱,所述的底部水冷炉排排管、所述的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分别通过连箱和流程管路与所述的集箱连通,所述的集箱具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的混合返烧炉,所述的折流板为2-5个,所述的燃料入口和进风口装有风机。
一种锅炉混合返烧方法,在炉体中设置上下两个燃烧腔,燃料进口进入到炉体中,在炉体中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及连箱上部燃烧,落到底部安装的水冷炉排排管再次进行二次燃烧,烟气通过底部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和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之间形成出火口时进行第一次返烧,所述的炉体中具有烟道隔墙,所述的烟道隔墙上的烟气通口另一侧为二次燃烧腔,进行第二次返烧,所述的二次燃烧腔有炉体、炉烘和烟气通孔和流管区的支撑壁形成,换热管束通过所述的对流管区和炉体的外墙固定,进入对流管区的烟气经过所述的对流管区中装有的烟气折流板往返换热,经过位于所述的对流管区外炉体上的出烟口排出。
所述的锅炉混合返烧方法,所述的水冷炉排排管通过连箱将燃烧获得的热量经水流程管路B返回到集箱中,所述的水冷炉排排管上方装有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所述的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通过连箱将燃烧获得的热量经水流程管路A返回到集箱中;所述的换热管束连接到两端的集箱上,所述的燃烧室的上部和下部增加引风机。
发明效果:
燃料从入口进入后,散落在两层水冷炉排上、下的过程中进行燃烧,并且在两层炉排上燃烧,烟气通过底部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和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的连箱之间形成出火口,在此进行第一次返烧。带有可燃物质的烟气通过所述的烟道隔墙上的烟气通口,进入到烟道隔墙另一侧的二次燃烧腔,将烟气中的可燃物质再次燃烧后,高温气流经过烟气折流板区间持续换热。本发明包括两组水冷炉排,多次返烧,燃料能量利用充分,完全转化成高温气流后,进入换热管束中经过多次折流,燃烧面积增大。
燃烧室的上部和下部增加引风机,燃烧速度加快,充分给氧,有效的提高了燃烧速度。炉体中底部安装的水冷炉排排管再次进行二次燃烧。
在燃烧室的底部水冷炉排排管,将从燃烧室水冷炉排排管落下的可燃物质进行二次燃烧,通过水冷提高炉排使用寿命,提供了热效率。
能够适应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等各种煤种的煤粉或者煤块,可烧挥发达到26%以上,适应范围宽泛。
运行安全,燃烧过程中产生煤气,停炉后没有煤气溢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管路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清林,未经吕清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宜微波加热的沥青再生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非水溶性新型液体示踪剂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