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1340.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润良;陈情泽;周青;朱建喜;何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石墨 结构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纳米层状碳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膨润土是一种以蒙脱石(Montmorillonite)为主要矿物的粘土岩。蒙脱石的结构特征为一种具有二维纳米结构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由两个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个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组成。由于同晶替代作用,蒙脱石因层间易发生不等价阳离子置换而产生永久性负电荷,可通过在其层间域内吸附阳离子达到电荷平衡,且蒙脱石具有很大的内外表面积,因此,膨润土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各类有机和无机阳离子,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和很强的吸附能为。
由于膨润土矿产丰富及优异的吸附能力,膨润土被广泛用于吸附工业有机染料,尤其被应用于染料/印染废水处理,成为染料/印染废水的重要吸附材料。膨润土价格便宜,每吨价格在数百元,仅为活性炭的10%左右;对水中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好,对常见阳离子染料如亚甲基蓝、结晶紫等的吸附性能均超过活性炭。因此,在染料/印染废水处理中,膨润土的综合应用成本远低于活性炭,但要实现膨润土在染料/印染废水中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解决吸附染料后膨润土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吸附染料后废弃膨润土的资源化新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制备类石墨烯结构的碳纳米材料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吸附了染料的膨润土依次进行干燥、粉碎、碳化、酸化洗涤、干燥,得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
优选的,碳化条件:在保护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碳化,碳化温度为500~800℃,碳化时间为2~5h。
优选的,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原料碳化后采用氢氟酸、盐酸交替酸化洗涤,以除去膨润土组分。本发明采用氢氟酸、盐酸酸化洗涤的效果优于单独用氢氟酸或盐酸酸化洗涤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氢氟酸体积浓度为10~20%。
优选的,所述盐酸体积浓度为6~15%。
优选的,吸附了染料的膨润土采用染料/印染废水处理中吸附了染料的膨润土。
优选的,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吸附了染料的膨润土依次进行干燥、粉碎,然后在保护性气体气氛中500~800℃碳化2~5h,碳化后的膨润土采用体积浓度为10~20%的氢氟酸、体积浓度为6~15%的盐酸交替酸化洗涤,以除去膨润土组分,最后干燥,得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
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本发明利用膨润土特殊的二维纳米结构,以膨润土片层作为模板,通过将吸附到膨润土层间域内的阳离子染料隔绝空气碳化,生成膨润土—类石墨烯碳材料的二维纳米间层复合材料,通过酸洗去除膨润土片层后,碳材料的表面暴露,成为拥有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从而制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类石墨烯碳材料,即一类新型纳米层状碳材料,所得碳材料可用作吸附材料、电容器材料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废弃膨润土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类石墨烯纳米碳材料(比表面积达428~510 m2/g),同时为解决吸附染料后膨润土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了废水处理后的膨润土资源化利用,从而有助于推动膨润土在染料/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产物的XRD光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产物的Raman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2g膨润土投入到5 L含结晶紫浓度为200 mg/L的废水中,吸附1 h后沉淀2h,废水变清澈;
2) 将沉淀下来的废弃膨润土干燥、粉碎,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00℃碳化2h,然后采用体积浓度为10%的氢氟酸、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交替洗涤4次,每次洗涤时间为4 h、酸的用量为40mL;产物干燥后得到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瓜酮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回转组合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