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1279.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学;贾汉东;李慧;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的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有害成分氮氧化物,其中主要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及微量的五氧化二氮,简记作NOX。消除NOX,使排放气体净化的工艺过程叫脱硝。
目前,我国对于燃烧产生的NOx控制方法主要有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三类。燃烧前控制是指选用低氮燃料,但成本很高,工程应用较少。燃烧中控制是指改进燃烧方式和生产工艺,采用低NOx燃烧技术,降低炉内NOx生成量,该方法费用较低,但由于炉内低氮燃烧技术的局限性,使得NOx的控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燃烧后控制是指在烟道尾部加装脱硝装置,将烟气中的NOx转变为无害的N2或有用的肥料。由于烟气脱硝的NOx脱除率高,运行简单,因此,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烟气脱硝技术是我国控制NOx排放工作的重点。
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臭氧氧化吸收法、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等。由于SCR法脱硝效率高达90%以上,运行可靠,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且最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但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发明权属于美国,且有造价高昂,设备投入大,运行费用较高,催化剂强度不够和容易中毒等劣势。
因此研究一种工作效率高,运行费用低,资源消耗少,配置设备和工艺简便,具有创新性的自主产权的烟气脱硝技术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将含有NOX的待处理烟气通入酸性二价铁溶液中,吸收NOX,二价铁离子立即与一氧化氮结合生成深褐色的亚硝基亚铁盐、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液,而后将该混合液进行氧化解吸处理。
进一步地,将含有NOX的待处理烟气通入酸性二价铁溶液中,在一个大气压、0-1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4h,吸收NOX,二价铁离子立即与一氧化氮结合生成深褐色的亚硝基亚铁盐、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液,而后将该混合液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解吸处理,在解吸过程中,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放出一氧化氮,同时一氧化氮又立即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进一步地,将含有NOX的待处理烟气通入酸性二价铁溶液中,在0-1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4h,吸收NOX,二价铁离子立即与一氧化氮结合生成深褐色的亚硝基亚铁盐、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液,而后将该混合液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解吸处理,在解吸过程中,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放出一氧化氮,同时一氧化氮又立即被氧化成二氧化氮。释放出的NO2气体经液体吸收,得到不同产品,使烟气达到资源化利用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氧化处理解吸所得含三价铁离子的解吸液加入还原剂进行处理,生成的含二价铁离子的吸收液进入下一个循环吸收过程。
进一步地,对放出的二氧化氮进行收集并安全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酸性二价铁溶液包括:氯化亚铁和/或硫酸亚铁,其中溶液中二价铁溶液的浓度控制在1-3mol/L。
进一步地,所述酸性二价铁溶液中初始氢离子浓度为0.6-1mol/L。
进一步地,所述酸性二价铁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3-2mol/L。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达到资源化利用包括:所述氧化反应释放出的NO2气体被水、氨水、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释放出的NO2气体被水吸收回收硝酸、释放出的NO2气体被氨水吸收回收硝酸铵、释放出的NO2气体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回收硝酸钾、释放出的N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回收硝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剂包括氧气或臭氧。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包括铁粉或硫化亚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在实现脱硝的同时,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最终作为氮资源回收,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潜在经济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湿式氧化脱硝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