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861.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吴建国;于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43/08;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板机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收板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全自动收板机是一种将上一制程的印刷电路板(PCB)通过输送系统和专用伺服机构,将来自现场生产线输送系统上的PCB收到专用的倾斜板架上的机器。现有技术中的专用伺服机构通常为机械手,全自动收板机中的机械手配合真空吸附系统工作,将皮带或滚轮上的PCB吸附搬运到倾斜板架上。PCB板在辊式输送机构上传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机械手能够准确的将PCB板从辊式输送机构上拿起并放至倾斜板架上,在机械手拿起PCB板之前,需要使PCB板位于辊式输送机构的中部。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这样一种使PCB板在辊式输送机构上居中的设备,而且现有技术中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具有生产效率较低、机器运行不平稳、不能保证板面的清洁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机器运行快速平稳、能够极大的保证板面清洁的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机架、滚轮、输送马达和拍板居中对齐机构,滚轮为两排,两排滚轮均匀设置于机架上,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输送马达;拍板居中对齐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变频电机、同步带、两个同步带轮、两个拍板架和两个拍板,同步带设置于两个同步带轮之间,变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由与同步带轮啮合的两个半圆形部及位于这两个半圆形部之间的相互平行且运动方向相反的两个直带部构成,一个拍板架与同步带的一个直带部连接,另一个拍板架与同步带的另一个直带部连接,两个拍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拍板架的上端,这两个拍板分别位于机架内的左右两边且这两个拍板相互正对。
滚轮为不锈钢滚轮,不锈钢滚轮使整个输送系统的运行更加平稳。
在机架的后端中部还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在传感器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PCB板是否居中到位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10~20个感应器。
光纤传感器包括10~20个感应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光纤传感器包括14个感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采用滚轮结构的输送方式,既保证了传送的平稳,又能极大的保证了板面的清洁,而且整机结构设计紧凑,节省厂房占地面积。本发明输送结构的输送马达采用专用带减速机的工业马达,输送马达的速度范围为0.5~6m/min,能够正反转控制。采用专业运动控制技术,机器运行快速平稳、动作准确可靠。本发明还具有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拍板居中作业准确、不损伤PCB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中拍板居中对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变频电机;3-拍板架;4-拍板;5-传感器安装架;6-不锈钢滚轮;7-光纤传感器;8-输送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收板机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机架1、不锈钢滚轮6、输送马达8和拍板居中对齐机构,不锈钢滚轮6为两排,两排不锈钢滚轮6均匀设置于机架1上,在机架1的下部设置有输送马达8;拍板居中对齐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变频电机2、同步带、两个同步带轮、两个拍板架3和两个拍板4,同步带设置于两个同步带轮之间,变频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由与同步带轮啮合的两个半圆形部及位于这两个半圆形部之间的相互平行且运动方向相反的两个直带部构成,一个拍板架3与同步带的一个直带部连接,另一个拍板架3与同步带的另一个直带部连接,两个拍板4分别设置于两个拍板架3的上端,这两个拍板4分别位于机架1内的左右两边且这两个拍板4相互正对。在机架1的后端中部还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5,在传感器安装架5上设置有用于检测PCB板是否居中到位的光纤传感器7,光纤传感器7包括12个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起重机绞车制动器的结构
- 下一篇:便携组合式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