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苎麻织物的生物后整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9598.5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霞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苎麻 织物 生物 整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后整理整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苎麻织物的生物后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苎麻织物是以苎麻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织物,为了改善苎麻织物手感且消除刺痒感,通常需要对苎麻织物进行后整理,现有苎麻织物的后整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苎麻织物,但是对苎麻纤维结构破坏较大从而影响苎麻织物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苎麻织物的后整理方法对苎麻纤维结构破坏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苎麻织物的生物后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烧毛;步骤2:退煮;步骤3:柔拉;步骤4:预缩;步骤5:整装,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酶处理步骤,所述的酶处理步骤如下: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4-1.5%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2-5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0-60℃温度下运转一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进行所述的酶处理步骤时,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5%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5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5℃温度下运转一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进行所述的酶处理步骤时,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4%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2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0℃温度下运转一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和酶处理步骤之间包括步骤21:漂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完成所述步骤21后进行步骤22:丝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增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在丝光后进行染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酶处理步骤后进行染色。
本发明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将自然界的生物降解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同时避免破坏性的降解反应持续进行。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后,保证了苎麻织物的使用寿命,改善了苎麻织物的手感,对刺痒感的消除更加明显,从而提供了穿着的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苎麻织物的生物后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烧毛;步骤2:退煮;步骤3:柔拉;步骤4:预缩;步骤5:整装,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酶处理步骤,所述的酶处理步骤如下: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4-1.5%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2-5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0-60℃温度下运转一小时。
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布料采用不同的方案,对于浅中色布,在进行所述的酶处理步骤时,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4%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2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0℃温度下运转一小时;对于深色布,在进行所述的酶处理步骤时,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加入1.5%owf的纤维素酶RE-60和5g/l的激活剂RJ-60,喷射溢流染色机中的纤维素酶RE-60和激活剂RJ-60在55℃温度下运转一小时。
为了进一步改善苎麻织物的品质,所述步骤2和酶处理步骤之间包括步骤21:漂白。
为了进一步改善苎麻织物的品质,完成所述步骤21后进行步骤22:丝光。
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浅中色布制得的苎麻织物的品质,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增白;
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浅中色布制得的苎麻织物的品质,在丝光后进行染色。
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深色布制得的苎麻织物的品质,在酶处理步骤后进行染色。
本发明方法中,对纤维素酶的选择是本发明方法的关键之一,由于不同纤纤维素酶的生产菌种,生产方式各不相同且产品的活力和组成千差万别,因此通过实验,决定选用纤维素酶RE-60,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条件:设备:喷射溢流染色机;温度:50℃;pH值:5.8;浴比:1:15;底物:纯苎麻丝光半成品;时间: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霞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霞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及加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紧密纺给湿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