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液压泵的传动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662.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赛珍;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液压泵 传动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SA4VSO系列液压泵的传动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液压泵的传动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SA4VSO系列液压泵配装的传动轴因承载较大的扭力和径向压力,通常要求其整体变形量要小,耐磨性好,表面硬度要高。特别是传动轴的尾部一般要安装滚针轴承,由于滚针轴承横切面窄小,然而承载的负荷却又比同尺寸比例的普通轴承大,因而要求具有更高硬度以及较深的硬度层。当前对于该类传动轴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采用淬火热处理,淬火热处理优点是淬火硬度高,淬硬深层可控制,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轴的变形量大,次品率相对较高。另一种是表面氮化处理,表面氮化处理的特点是硬度高,变形小,但是深层浅。几中方案在本系列产品使用时效果都不理想,传动轴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液压泵的使用要求,造成传动轴使用寿命短,磨损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使用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保证安装滚针轴承位具有足够的硬度及淬硬深层的一种应用于液压泵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经济性高且易于维修和更换。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液压泵的传动轴,包括轴本体,轴本体尾部制有支撑轴,该支撑轴固定套配安装有用于和滚针轴承配合的轴套,并且轴本体上制有限位台面,该限位台面与轴套的前端面定位相配合,轴本体的中部外周表面上制有轴向向后延伸的花键凹槽,并且轴本体的前轴段与花键凹槽前端之间依次制有至少三个圆环凸台体,轴本体表面氮化热处理与轴套共同组装构成一种可更换式的新型液压泵传动轴结构。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前轴段的端面中心制有轴向锁孔,该轴向锁孔内制有锁紧螺纹,并且轴向锁孔的孔口扩制有锥度沉台孔,前轴段的外周面制有连接外螺纹。
上述的轴本体共制有三个圆环凸台体,第一圆环凸台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环凸台体,第二圆环凸台体的直径等于第三圆环凸台体的直径,第一圆环凸台体的背面形成有定位圆环面。
上述的前轴段连接在第一圆环凸台体的前端面,并且前轴段与第一圆环凸台体的连接间加工有内凹圆弧,第二圆环凸台体与第一圆环凸台体和第三圆环凸台体之间分别制有凹入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
上述的第一圆环凸台体的前端和第二圆环凸台体的后端分别加工有第一圆锥导向面和第二圆锥导向面,第三圆环凸台体的前端面形成有圆环平面。
上述的第二圆环凸台体的直径为40毫米,第一圆环凸台体的定位圆环面至第三圆环凸台体圆环平面的距离为25毫米。
上述的第三圆环凸台体后端制有锥形渐小过渡依次相连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上述的花键凹槽为在第一圆柱段的圆周表面上制有的条形齿槽。
上述的第二圆柱段后端加工有锥柱体,支撑轴与锥柱体相连接,上述的限位台面为锥柱体与支撑轴相连形成的环形面。
上述的轴套为采用轴承钢制成的轴承钢钢套。
上述的轴承钢钢套的两端均制有内导角面和外导角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传动轴由轴本体和轴承钢钢套固定安装组配构成,轴本体采用表面热处理氮化,保证轴本体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同时利用轴承钢钢套与滚针轴承直接接触配合,改变了传统的装配模式,提高了轴本体使用寿命。有效地解决了SA4VSO系列液压泵传动轴滚针轴承安装位硬度低和硬度层浅的问题。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轴本体整体采用氮化处理,整体变形很小。
2、在容易磨损的滚针轴承位置采用轴承钢钢套设计,损坏时可直接更换钢套,而不用报废整根传动轴,提高了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限位台面A、花键凹槽B、内凹圆弧C、第一环形槽D、第二环形槽E、距离L、轴本体1、前轴段11、连接外螺纹11a、轴向锁孔111、锥度沉台孔112、第一圆环凸台体12、定位圆环面12a、第一圆锥导向面12b、第二圆环凸台体13、第二圆锥导向面13a、第三圆环凸台体14、圆环平面14a、第一圆柱段15、第二圆柱段16、锥柱体161、支撑轴17、轴套2、前端面21、内导角面22、外导角面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呼业务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锥压与激光冲击相结合的小孔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