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消息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6580.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杨恒;吕曾翔;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消息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消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终端一般都允许用户收发短消息。传统的移动终端会将所接收到的短消息保存起来。
在实践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移动终端无法对短消息进行管理,使得该短消息可以再利用,例如,无法将短消息应用到其它应用程序中。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消息管理方法,其能对短消息进行管理,使得该短消息可以再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消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选择短消息对应的第一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显示与所述短消息相关的可操作选项;获取针对所述可操作选项的第二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消息管理装置,其能对短消息进行管理,使得该短消息可以再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消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操作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选择短消息对应的第一操作指令;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显示与所述短消息相关的可操作选项;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可操作选项相关的第二操作指令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管理,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是由所述操作指令获取模块获取的。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对短消息进行管理,因此可以使得经过管理的短消息能够进行再利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收藏短消息或取消收藏短消息的技术方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短消息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与选择短消息对应的第一操作指令;
步骤302,根据该第一操作指令显示与该短消息相关的可操作选项;
步骤303,获取针对该可操作选项的第二操作指令;
步骤304,根据该第二操作指令对该短消息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短消息进行管理,因此可以使得经过管理的短消息能够进行再利用。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短消息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该根据第二操作指令对该短消息进行管理的步骤(即,步骤304)包括:
步骤3041,判断该第二操作指令是否与收藏该短消息对应并生成判断结果,若该判断结果为该第二操作指令与收藏该短消息对应,则进入步骤3042,若该判断结果为该第二操作指令与取消收藏该短消息对应,则进入步骤3043;
步骤3042,在该判断结果为该第二操作指令与收藏该短消息对应的情况下,收藏该短消息并将该短消息保存到收藏表中;
步骤3043,在该判断结果为该第二操作指令与取消收藏该短消息对应的情况下,取消收藏该短消息并将该短消息从该收藏表中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短消息进行收藏,或者对收藏了的短消息取消收藏,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短消息进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6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