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4588.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方能助;潘岳清;洪鸣;罗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故障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因需要向大范围区域的用户供电,因此其配电网中的变电装置以及线路等设备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大,电力维护人员很多时候需要到变电装置以及线路现场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
由于很多变电设备和线路位于偏远地区,没有互联网条件,因此现有技术中,开发技术人员无法实时的了解现场的运行数据,从而无法反馈维护计划,且当某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相关开发技术人员达到现场对配电设备进行一一排检,并对检测到的故障进行维修。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对配电网故障的检测需要人工检测,维护工作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电网故障带来的维护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包括:
采集配电系统的配电参数;
将所述配电参数转化为高频载波信号;
将所述高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输电线上,并传输往主控中心。
优选的,所述配电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温度以及电度。
优选的,还包括:
存储所述采集到的配电参数。
优选的,还包括:
预先设置好所述配电参数的采集周期;
根据所述采集周期自动控制周期性的采集配电系统的配电参数。
优选的,在所述将所述高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输电线上,并传输往主控中心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配电参数是否超出预设的标准范围,若是,对所述配电系统执行与超出预设的标准范围的配电参数对应的维护操作。
优选的,在所述配电参数超出预设的标准范围时,还包括:
通过报警器发出与所述超出预设标准范围的配电参数对应的报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包括:
发光二极管和/或蜂鸣器。
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系统,包括:
电力仪表,用于采集配电系统的配电参数;
载波控制器,用于将所述配电参数转化为高频载波信号;
耦合器,用于将所述高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输电线上,并传输往主控中心。
优选的,所述电力仪表包括数字信号接口,所述数字信号接口包括RS232和/或RS485接口。
优选的,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到的配电参数。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通过采集配电系统的配电参数,并将所述配电参数转化为高频载波信号后,再将所述高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输电线上,并传输往主控中心。自动检测电网中的故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电网故障带来的维护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故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S101:采集配电系统的配电参数,所述配电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温度以及电度等。
S102:将所述配电参数转化为高频载波信号。
S103:将所述高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输电线上,并传输往主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