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类介质厚度鉴别装置及其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1601.9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洋;陈光;谭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16 | 分类号: | G07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介质 厚度 鉴别 装置 及其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融自助设备中鉴别薄片类有价文件厚度的鉴别装置和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融服务设备领域对纸币的可流通性鉴别过程中,纸币的厚度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测方法。目前通用的机械接触有价文件厚度鉴别方式主要是通过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相对旋转运动加以实现。其中主动部件是厚度主动轴,从动部件包括一轴以及安装在该轴上的浮动件,浮动件在外在压力作用下其表面与厚度主动轴相切接触,是可以随纸币的厚度变化而上下浮动的,因此可检测纸币的厚度。
然而,机械接触式有价文件厚度鉴别装置由于加工精度的需求,厚度主动轴表面与从动轴表面非常光滑,同时由于设计中是主动装置带动从动装置进行旋转,故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打滑现象,使得厚度主动轴上的同一点会与从动轴表面的任意点相切,输出的相位没有规律性,不是呈现周期变化,导致厚度检测结果不准确;另外,厚度主动轴与从动轴存在打滑现象,使得轴表面在旋转过程中产生滑动摩擦,加速轴表面磨损,降低其精度,对于同一厚度均匀一致的受测对象在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不一致。也就是说,打滑的问题给有价文件的厚度检测带来误差,降低了厚度检测的测量精度,影响了金融设备的检出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机械接触式薄片类介质厚度鉴别装置的测量精度,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主动轴与从动轴打滑的薄片类介质厚度鉴别装置及其鉴别方法。
该薄片类介质厚度鉴别装置,其包括:一框架,包括两侧板以及一正面,用于安装和承载下述零部件;一厚度轴,其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该框架的两侧板上;一浮动轴,其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该框架的两侧板上,该浮动轴外表面与该厚度轴的外表面相切接触;一感应器,安装于该框架的正面,用于检测该浮动轴与该厚度轴相切的切点的振幅;其特征在于,该厚度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一同步带轮,该第一同步带轮通过一第一同步带与一第一同步带齿轮连接;该浮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二同步带轮,该第二同步带轮通过一第二同步带与一第二同步带齿轮连接;该第一同步带齿轮与该第二同步带齿轮啮合,且该第一同步带齿轮装配在一驱动马达的轴上。
具体的,该第一同步带齿轮包括一同步带轮部和一齿轮部,该第一同步带套接在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齿轮的该同步带轮部上。
进一步的,该第二同步带齿轮包括一同步带轮部和一齿轮部,该第二同步带套接在该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齿轮的该同步带轮部上,该第二同步带齿轮的该齿轮部与该第一同步带齿轮的该齿轮部相啮合。
具体的,该第二同步带齿轮套在一轴承上,该轴承套在一铆接在该框架侧板上的一轴上,该第二同步带齿轮可绕该轴旋转。
具体的,该厚度轴的一端与该第一同步带轮之间以及该浮动轴的一端与该第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D型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该浮动轴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轴心、弹性材料层和外轮壳层,该外轮壳层的外表面与该厚度轴的外表面相切接触。
优选的,该弹性材料层包括至少三个弹性箔片,每一弹性箔片的一端固定在该轴心上,另一端固定在该外轮壳层的内壁上,且该三个弹性箔片呈漩涡状均匀分布。
该薄片类介质厚度鉴别方法,包括:步骤01,校准基准数据Vm0;步骤02,校准薄片类介质标准厚度数据Hstd;步骤03,传感器采集薄片类介质通过时的信号数据Vm2;步骤04,计算Vr,首先修正采集数据Vm2去除零值基准数据Vm0得到修正数据Vm2re(t)=Vm2(t)-Vm0(t),然后计算Vr(t)=Vm2re(t)-Hstd+ΔTh2,其中ΔTh2为按照设备特性设定的一阈值;步骤05,统计Vr数据中存在大于零的数据个数Vrplus;以及步骤06,判断Vrplus是否大于按照设备特性设定的另一阈值Th3,如果是,则薄片类介质厚度异常,如果否,则薄片类介质厚度正常。
具体的,该步骤01进一步包括:步骤011,传感器采集无介质通过时的信号基准数据Vm0;步骤012,对信号基准数据Vm0进行平滑滤波;以及步骤013,存储信号基准数据Vm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