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体向上训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1190.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建英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A63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体向上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主要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引体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做引体向上需要较大的力量,小孩、老人、女性以及体弱者通常无法做引体向上运动,其手臂不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中国专利ZL200820098422.7公开了一种单杠引体向上训练的辅助器,所述辅助器包括半身安全带、弹性伸缩件、用于套在横杠上的挂件,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下端与半身安全带的腰带前部连接,弹性伸缩件的上端与用于套在横杠上的挂件连接。训练者使用该辅助器,容易自己完成引体向上动作,尽快掌握引体向上的规范动作要领,并且还能防止训练者在训练中因脱手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中国专利ZL201120436010.1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辅助练习装置,包括框架、躺板,所述躺板通过转轴连接在框架上,躺板的背面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框架的地板。本发明引体向上辅助练习装置具有多种功能,而且能够更为方便地供体育锻炼者使用。
上述两种训练装置主要是在人们做引体向上动作时采用弹簧的弹力来帮助人们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弹簧的弹力的特点是弹簧压缩越大时弹力越大,而且不受使用者控制,人们在采用该训练装置做引体向上时,身体在最下方时受到向上的弹力最大,身体到达最上方时受到向上的弹力最小,身体受到的辅助力不均匀,不利于人们锻炼,且当人的身体上下运动较快时,由于弹力的惯性作用,身体的上下运动不易停止,甚至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两个缸体的活塞杆的顶部与一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缸体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一横杆。
所述各缸体固定在同一块基板上。
所述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大于位于中间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使用者双手握住横杆,脚踩在支撑板上,当双手向下对横杆用力时,力经横杆下方的活塞杆、活塞,通过下方腔室内的流体传递至支撑板下方的活塞、活塞杆,再传递到支撑板,将整个人体向上顶,使人们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做引体向上动作,适于年幼、年老或体弱者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本发明的支撑板受到的向上的推力来源于使用者双手对横杆向下的拉力,横杆、支撑板上下运动平稳、缓慢,安全可靠,人们容易自如地控制引体向上动作的速度,也可从容地结束引体向上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身体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身体处于最高位置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参照图1至图3,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于一块基板10上的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中分别设有可对应在其中上下滑动的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上分别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12、活塞杆22、活塞杆32、活塞杆42,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于对应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下方的空间分别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腔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中充满流体。
参照图3至图5,位于左侧的缸体1、缸体2的腔室14、腔室24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缸体3、缸体4的腔室34、腔室44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缸体2、缸体3的活塞杆22、活塞杆32的顶部与一支撑板23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缸体1的活塞杆12和最右侧的缸体4的活塞杆42顶部连接有一横杆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建英,未经程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