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脑针织圆纬机的针盖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1110.4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恒舜数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4 | 分类号: | D04B15/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025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针织 圆纬机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圆纬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脑针织圆纬机的针盖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动机构是由变频器控制无级变速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机采用V形带或者同步带(齿形带)带动主动轴,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针盖载着织针运转,织针沿针盖针槽及编织三角运动进行编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脑针织圆纬机的针盖驱动机构,它通过齿轮带动大飞轮盘的方式来驱动织针,它运行平稳,能实现电脑针织圆机的织针的驱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电脑针织圆纬机的针盖驱动机构,包括轴,轴成型有第一轴档、第二轴档、第三轴档、第四轴档、第五轴档、第六轴档、第七轴档及螺纹档,第二轴档、第七轴档分别成型有第二轴档螺孔、第七轴档螺孔,炮芯成型有炮芯螺孔、第一轴承位、第二轴承位、第一密封圈位,大飞轮成型有孔位及孔,针盖上成型有针盖螺孔、针盖内孔,铝盘成型有第一通孔、圆柱面、第二通孔、轴孔;
第一密封圈套在炮芯的第一密封圈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在炮芯的第一轴承位、第二轴承位,轴从下向上穿过炮芯,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轴承的内孔分别与轴的第六轴档、第五轴档、第三轴档相配合,止动垫圈及螺母在轴的螺纹档固定连接,螺钉通过大飞轮的大飞轮孔与轴上的第七轴档螺孔螺接,齿轮的齿部与大飞轮的齿部相啮合,第二密封圈设置于中仁垫圈的中仁圈内孔中,另一螺钉通过中仁垫圈上的沉孔与炮芯上的炮芯螺孔固定连接,再一螺钉通过铝盘上的第一通孔与针盖上的针盖螺孔螺接,铝盘的圆柱面与针盖的针盖内孔相配合,铝盘通过第二通孔与轴上的第二轴档结合,轴的第一轴档处于铝盘的轴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通过齿轮带动大飞轮盘的方式来驱动织针,它运行平稳,能实现电脑针织圆机的织针的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炮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5所示,一种电脑针织圆纬机的针盖驱动机构,包括轴1,轴1成型有第一轴档1A、第二轴档1B、第三轴档1C、第四轴档1D、第五轴档1E、第六轴档1F、第七轴档1H及螺纹档1G,第二轴档1B、第七轴档1H分别成型有第二轴档螺孔1B1、第七轴档螺孔1H1,炮芯2成型有炮芯螺孔21、第一轴承位24、第二轴承位22、第一密封圈位23,大飞轮4成型有孔位41及孔42,针盖12上成型有针盖螺孔121、针盖内孔122,铝盘13成型有第一通孔131、圆柱面132、第二通孔133、轴孔134;
第一密封圈8套在炮芯2的第一密封圈位23,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9分别固定在炮芯2的第一轴承位24、第二轴承位22,轴1从下向上穿过炮芯2,第一轴承7、第一密封圈8、第二轴承9的内孔分别与轴1的第六轴档1F、第五轴档1E、第三轴档1C相配合,止动垫圈6及螺母5在轴1的螺纹档1G固定连接,螺钉通过大飞轮4的大飞轮孔42与轴1上的第七轴档螺孔1H1螺接,齿轮3的齿部与大飞轮4的齿部相啮合,第二密封圈11设置于中仁垫圈10的中仁圈内孔101中,另一螺钉通过中仁垫圈10上的沉孔与炮芯2上的炮芯螺孔21固定连接,再一螺钉通过铝盘13上的第一通孔131与针盖12上的针盖螺孔121螺接,铝盘13的圆柱面132与针盖12的针盖内孔122相配合,铝盘13通过第二通孔133与轴1上的第二轴档1B1结合,轴1的第一轴档1A处于铝盘13的轴孔134中。
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齿轮3带动大飞轮4,大飞轮4与轴1螺接在一起,大飞轮4也带动轴1沿设置于炮芯2上的第一轴承7及第二轴承9转动,由于在螺纹档1G处用止动垫圈6及螺母5固定,使第一轴承7及第二轴承9不会逃脱炮芯上的轴承位,也就使轴1能稳定地绕第一轴承7及第二轴承9转动,又因铝盘13与轴1螺接,而针盖12又与铝盘13螺接,故针盖12及铝盘13也随轴1转动,同时设置于针盖针槽中的织针沿编织三角运动参加编织或不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恒舜数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恒舜数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粉硅胶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