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70041.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希明;刘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部 冲击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试验件受外部冲击损伤制造技术,涉及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外露的零部件,在工作或维护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意外的外部冲击损伤。为考核其在受外部冲击损伤后的疲劳寿命或剩余强度,需对其进行外部冲击损伤模拟后再进行相应的试验。
对于小试件大批量的试验件,市面上已有通用的冲击设备。这些设备对试验件的安装相对方便,且自动化程度高,但产生的冲击能量一般不大。对于大的零部件(如直升机的主桨叶),则需设计专用的冲击装置。这些冲击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让质量块m从一定的高度h沿导管内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能量E=m×g×h。现有针对大的零部件的冲击设备比较笨重,操作方便性和调节难易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适用于大尺寸零部件的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包括:
质量块、导管、导管座和吊线,导管位于试验件上方,所述导管由导管座伸出的支架固定成垂直状态,导管上部侧壁上开有销孔,导管内径与质量块外径适配,质量块上部连接吊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移动到大尺寸零部件需要测试的部件进行测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需进行繁锁的能量计算,能应用于大尺寸零部件的外部冲击损伤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质量块1的实施例图。
图3是导管座3的实施例图一。
图4是导管座3的实施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包括:
质量块、导管、导管座和吊线,导管位于试验件上方,所述导管由导管座伸出的支架固定成垂直状态,导管上部侧壁上开有销孔,导管内径与质量块外径适配,质量块上部连接吊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
操作销,所述操作销能够在导管的销孔内插拔。所述操作销用来固定质量块在导管中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
盖板,盖板位于导管和试验件之间,盖板能够在导管和试验件之间切入切出。当质量块从导管中第一次撞击试验件之后,将盖板切入导管和试验件之间,防止质量块二次撞击试验件。
进一步的,质量块由下部的冲击头和上部的若干个增重块串联组成。可以根据试验需要通过调整增重块数量达到调整质量块质量的效果。
导管上部侧壁上的销孔为等距分布,所述销孔的排列方式为一纵列,或者等距地错位分布多纵列。销孔位置可以随刻度值设定。
导管座伸出的支架至少为2个,每个支架包括两个开有腰形槽的分支架,一个分支架与导管座连接,另一个分支架与导管连接,两个分支架用一个螺栓穿过各自腰形槽固定。导管座支架可以通过调节分支架位置调节导管垂直状态。
或者,导管座伸出的支架至少为2个,每个支架包括两个套管,一个套管与导管座连接,另一个套管与导管连接,两个套管套接在一起用螺栓固定。导管座支架可以通过调节套管位置调节导管垂直状态。
导管座底部上设有横向调节机构。
导管座底部上设有纵向调节机构。
导管座伸出的支架上也可以设有纵向调节机构。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4,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包括质量块1、导管2、导管座3、操作销4、盖板5和吊线6,盖板5用来防止质量块1反弹后对试验件7产生多次冲击。吊线6连接于质量块1的上方,导管2固定导管座3的支架3a上,操作销4可在导管2上的销孔2a内插、拨自如,质量块1可在导管2内自由下落。
质量块1由冲击头1a和若干个增重块1b串联组成,增重块1b通过螺纹串于冲击头1a的上方。吊线6通过螺钉1c安装于质量块1的最上方,以便于对质量块1在导管2内进行操作。质量块1的外径比导管2的内径小,两直径差的最大值取决于对试验件7上冲击点的位置精度要求,两直径差的最小值以质量块1可在导管2内自由下落为原则,一般不小于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护套模具胶料注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