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液压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0026.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苏中元;王军;张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F24J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聚光 集热器 液压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液压驱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双液压缸的一维跟踪太阳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液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被认为世界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主要的方式,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主要借助于槽式抛物面聚光器将太阳光发射汇聚到集热管上,通过管内介质把热能导出进行利用,其具有效率较高、规模大、易于标准化等特点。
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替代常规能源的方法,是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按照聚光型式的不同。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有塔式、槽式、碟式三种方式,其中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商业化水平较高、技术较为成熟的一种。现行的槽式驱动装置驱动多以电机为主,电机驱动机构提供的扭矩小,不适合大规模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跟踪驱动;采用单液压缸的机构驱动角度相对较小。
利用太阳能集热发电的区域通常是条件比较恶劣的,跟踪控制也通常需要装置外的电源来提供动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稳定、满足高效槽式太阳跟踪需要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液压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液压驱动装置,包括聚光集热器、与聚光集热器相连的用来驱动聚光集热器跟随太阳运动的跟踪液压驱动装置、与跟踪液压驱动装置相连的且用来给跟踪液压驱动装置提供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与跟踪液压驱动装置相连的且给跟踪液压驱动装置提供液压油的蓄能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的且给控制电路供电的蓄电池和同时与蓄电池和蓄能装置相连的发电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跟踪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与聚光集热器转动相连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和电磁阀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的液压杆分别与聚光集热器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转动连接并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磁阀组合装置包括通过液压管路依次相连的第四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的第四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通过液压管路相连;第四电磁阀与第八电磁阀之间的液压管路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二液压缸相连;第八电磁阀与第六电磁阀之间的液压管路通过第二节流阀与第二液压缸相连;第五电磁阀与第七电磁阀之间的液压管路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一液压缸相连;第七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的液压管路通过第四节流阀与第一液压缸相连;与蓄能装置相连的且给第四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提供液压油的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四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蓄能装置包括通过液压管路与电磁阀相连的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与电磁阀相连的油箱和用来给蓄能器供给液压油的供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供给装置包括与发电机构相连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油泵,油泵通过单向阀与蓄能器相连,油泵通过过滤器与油箱相连;油泵与单向阀之间的液压管路通过溢流阀伸入到油箱内;油泵与单向阀之间的液压管路上设有压力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发电机构为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并联的发电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所述的装置不需要装置外的能源来支持,在合适聚光集热的条件下可以跟踪太阳。
2、由于由风电和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源的功率的不稳定,该装置采用由溢流阀、单向阀、压力继电器以及蓄能器组成的蓄能装置,吸收、缓冲由风电和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的系统的压力脉动,该驱动装置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3、液压电磁阀组合装置,提供回流液压油单向节流,保证了液压缸能够平稳的运行,液压缸运行中不会失速。
4、液压电磁阀组合装置由1个三位四通电磁阀和6个两位两通电磁阀组成,既简单,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跟踪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