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8757.1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葛达·史帝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tc 毛细管 网络 选择 建立 d2d 通信 路径 方法 | ||
1.一种在机器类型通信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装置对装置D2D通信路径的方法,执行于MTC装置,该方法包含:
接收呼叫请求;
当该MTC装置可使用MTC网关时,将该呼叫请求以附带方式置入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以及将夹带该呼叫请求的该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传送至该MTC网关;
当从该MTC网关接收到不附带呼叫回复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时,决定D2D连接品质,并回报与该MTC网关连接的基地台eNB;以及
当从该MTC网关接收附带呼叫回复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时:当该收到的回复表示接受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时,建立D2D通信连接;或者,当该收到的回复表示拒绝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时,建立直接蜂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当该MTC装置不可使用该MTC网关时,建立直接蜂窝连接。
3.一种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执行于MTC网关,包含:
从MTC装置接收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
当该MTC装置有权限使用该MTC网关时,决定D2D连接品质,并回报与该MTC网关连接的eNB,并且送出不附带呼叫回复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至该MTC装置;以及
当从该eNB接收回复时:当收到的回复表示不使用D2D通信时,送出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拒绝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或者,当收到的回复表示要使用D2D通信时,送出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接受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当该MTC装置不具权限使用该MTC网关时,送出拒绝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拒绝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当该MTC网关负载超载时、或该MTC网关没有现存活动的连接至eNB时,送出拒绝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拒绝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当该MTC网关收到来自eNB的通知表示不要使用D2D连接时,送出拒绝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拒绝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送出回复至该MTC装置以接受该附带呼叫请求的探测信号或信标信号还包含:
暂存缓冲来自MTC装置的上行数据;
启动修正的使用者装置UE请求承载资源修改程序;以及
启动修正的修改承载请求程序,或修正的更新承载请求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该修正的UE请求承载资源修改程序还包含下列步骤:
该MTC网关送出修正的承载资源修改请求以加入一在与所有MTC装置相关联数据流模块TFT的过滤器中具有最高封包过滤器评估顺序的封包过滤器,并将新加入的封包过滤器连接至MTC网关的封包过滤器中具有最高封包过滤器评估顺序的封包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该修正的UE请求承载资源修改程序还包含下列步骤:送出信息至行动管理实体MME来改变TFT封包过滤器以将封包通过MTC网关承载传递至MTC装置或应用伺服器,并触发MME验证该请求以确认该MTC网关是否被授权可以加入封包过滤器,MME并且执行修正的承载资源指令以送出信息至伺服网关SGW,然后至数据封包网关PDN GW,以将到达PDN网关的下行DL封包前送到属于MTC网关的承载,而非属于MTC装置的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MTC毛细管网络中选择及建立D2D通信路径的方法,其中该修正的UE请求承载资源修改程序还包含:执行修正的修改承载请求程序、或修正的修改还新承载请求程序,利用改变SGW中的DL隧道端点标示符以将被暂存缓冲的DL封包倒入属于该MTC网关的承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7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