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级别的磁盘数据保护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8036.0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升;王占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别 磁盘 数据 保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块级别的磁盘数据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被保护磁盘位于客户端,服务器端存放备份数据;
该服务器端包括内存及磁盘,该磁盘划分为三个逻辑分区,分别是镜像区、快照区和备份区,其中镜像区与客户端被保护磁盘互为实时镜像,当有数据写入被保护磁盘时,相同的数据也会同步写入服务器端的镜像区;服务器端内存中存有快照信息表、备份区中的扇区起始地址、监听模块以及快照阀值;快照信息表中包含快照标示符、快照时间和快照地址三列,快照标示符是快照的标识,快照时间是做快照时的系统时间,快照地址为做快照时备份区的扇区起始地址;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并判断对于镜像区的iSCSI命令是进行写操作还是数据恢复操作;
客户端包括逻辑卷管理器、iSCSI和被保护磁盘三部分,iSCSI用于将服务器端镜像区挂载到客户端,逻辑卷管理器用于将被保护磁盘与服务器端镜像区做成实时镜像,保证当有数据写入被保护磁盘时,相同的数据同步写入服务器端的镜像区。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块级别的磁盘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磁盘数据备份和磁盘数据恢复两部分;该磁盘数据备份包括以下步骤:
11)对服务器端进行初始化,包括对快照阀值赋值,以及对镜像区数据进行一次快照作为快照数据,将快照数据存入快照区,向快照信息表中添加一条记录,该记录的快照时间列为当前系统时间,该记录的快照地址列为当前备份区扇区起始地址,该记录的快照标示符列为一个全局随机数,用来标识该次快照;
12)服务器端监听镜像区,并判断对于镜像区的iSCSI命令是进行写操作还是数据恢复操作,若是写操作,则将本次写操作暂停;
13)服务器端将本次写操作的写入地址、数据长度、当前系统时间以及数据内容组织成一个备份数据单元;
14)服务器端从内存中读取备份区扇区起始地址,并以备份区扇区起始地址为目标地址,将备份数据单元写入到备份区中;
15)更新备份区扇区起始地址,新扇区起始地址为原扇区起始地址加上备份数据单元的长度;
16)恢复本次写操作,使本次写操作写入镜像区;
17)自上一次对镜像区做快照起,若备份区内增加的备份数据单元的个数大于快照阀值,对镜像区数据进行一次快照作为快照数据,将快照数据存入快照区,向快照信息表中添加一条记录,该记录的快照时间列为当前系统时间,该记录的快照地址列为当前备份区扇区起始地址,该记录的快照标示符列为一个全局随机数,用来标识该次快照;
该磁盘数据恢复包括以下步骤:
21)服务器端自动监听镜像区,并判断对于镜像区的iSCSI命令是进行写操作还是数据恢复操作,若是数据恢复操作,则服务器端根据接收客户端提交的恢复时间点,查询快照信息表,找出所有快照时间中最临近的早于恢复时间点的一条快照记录,取出该条记录的快照标示符和快照地址;
22)服务器端根据快照标示符从快照区取出快照数据,并将快照数据写入镜像区;
23)服务器端以快照地址为起始地址,从备份区中依次向后取出备份数据单元,直到备份数据单元内的系统时间晚于客户端提交的恢复时间点,根据已取出的各个数据单元的扇区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将备份数据写入镜像区;
24)服务器端将镜像区数据返回到客户端被保护磁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0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