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9929.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斌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泄 电缆 周界 入侵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探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漏泄电缆的周界入侵探测系统是无线电在探测领域的一个应用。中国专利号03209915.0,名称为“无线电电磁场原理的周界入侵防范系统”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泄露电缆探测外来物体入侵的系统,其原理是无线电电磁场泄露原理,检测信道中信号的幅度及相位完成目标的探测,其缺点是要沿周界全长进行等长分段,且段落总数为偶数,两条电缆的同一敷设段落中发信电缆所接的发信模块与收信电缆所接的收信模块分置于同一敷设段落的两侧,不能置于一处,因此,其安装制造复杂,使用成本高,抗干扰能力低;中国专利号200620023420.2,名称为“泄露电缆入侵探测器”中提供的探测系统的探测性能有很大提高,单仍不能实现对入侵目标的定位,并且相邻设备工作时容易发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隐蔽性强,定位精度高,漏报率和误报率低,并且相邻设备之间不会发生干扰。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由探测系统主机、漏泄电缆模块和终端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探测系统主机包括载波信号产生模块、伪随机编码产生模块、发射信号合成模块、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供电模块和避雷模块,漏泄电缆模块中设有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终端模块设有两个匹配电阻,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的一端与探测系统主机连接,另一端与终端模块连接,载波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和发射信号合成模块相连,伪随机编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和发射信号合成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相连,发射信号合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发射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信号发射模块输出端连接漏泄电缆模块的发射电缆,发射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匹配电阻,接收电缆的一端连接信号接收模块,另一端连接匹配电阻,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信号处理模块6相连,信号处理模块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入端和发射信号合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信息处理模块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伪随机编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报警模块也设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和备用电池。
所述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平行放置且间隔为0.5m-1.5m,埋地深度为5cm-8cm。
所述匹配电阻的阻抗为75Ω,匹配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漏泄电缆的铜芯和屏蔽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隐蔽性强,定位精度高,漏报率和误报率低,并且相邻设备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其次,该系统通过设置供电模块,实现了任何情况下对该探测系统的正常供电,保证该探测系统的长时间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避雷模块,可以使该系统在任何恶劣天气下都能够保持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波信号产生模块;2伪随机编码产生模块;3发射信号合成模块;4信号发射模块;5信号接收模块;6信号处理模块;7信息处理模块;8报警模块;9显示模块;10供电模块;11避雷模块;12-1匹配电阻Ⅰ;12-2匹配电阻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该系统由探测系统主机A、漏泄电缆模块B和终端模块C三部分组成,其中探测系统主机A是该漏泄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所述探测系统主机A中包括许多小模块,分别为:载波信号产生模块1、伪随机编码产生模块2、发射信号合成模块3、信号发射模块4、信号接收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6、信息处理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供电模块10和避雷模块11。漏泄电缆模块B中设有两根漏泄电缆,分别是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终端模块C中设有两个匹配电阻,分别是匹配电阻Ⅰ12-1和匹配电阻Ⅱ12-2。其中漏泄电缆的一端与探测系统主机A连接,另一端与终端模块C连接。
载波信号产生模块1的输出端和发射信号合成模块3相连。载波信号产生模块1利用晶体振荡器产生正弦波,并将正弦波输出到发射信号合成模块3的一个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斌,未经王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抛丸机振动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模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