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速钢轧辊表层耐磨性的脉冲电沉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787.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荣;王宏明;崔玉华;符德;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15/00;C25D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速钢 轧辊 表层 耐磨性 脉冲 沉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轧辊表层耐磨性的电沉积方法,属于冶金和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轧辊是冶金轧钢行业的重要耗材,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轧钢产品的质量,同时对生产流程和轧机运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轧辊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合格的钢材成分和组织、复合辊的牢固界面、达标的使用性能等;众所周知,轧辊的易损部位主要是与钢材大压力咬合接触时的表面工作层;工作层工作负荷高,损耗大,对工作层耐磨性要求很高;为适应现代轧钢流程和产品对轧辊的要求,不断研发出新的轧辊工作层材质,目前常用的是高速钢轧辊;与常规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具有碳化物硬度高、较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淬透性、优良的强韧性、良好的形成氧化膜的能力、良好的抗热裂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而从轧辊服役环境看,进一步提高轧辊耐磨性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从目前耐磨材料的发展趋势来看,进行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而且不损害材料的韧性;目前应用于轧辊表层纳米化的方法有表层喷丸和激光熔覆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电沉积方法,根据目前高速钢轧辊的组分,通过调配电解液组分、浓度和电沉积参数,在轧辊表层沉积一层硬质纳米颗粒,起到改善轧辊工作层耐磨性的目的;与表层喷丸和激光熔覆工艺相比,具有能耗成本低、界面结合层牢固、操作工艺简单、耐磨性提高明显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提供一种脉冲电沉积方法,通过调配电解液组分、浓度和电沉积参数,在轧辊表层沉积一层硬质纳米颗粒,起到改善轧辊工作层耐磨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步,设计纳米复合层成分。
依据高速钢工作层的成分,设计为W-Cr-V/HNP(HNP是指硬质纳米颗粒,Hard Nano Particles),适宜的硬质纳米颗粒有:六种氧化物(Al2O3、MgO、ZrO2、SiO2、CeO2、ThO2),七种碳化物(Mo2C、SiC、WC、VC、TiC、B4C、ZrC),两种氮化物(AlN、TiN),两种硼化物(TiB2、ZrB2);合金成分设计时确保电沉积时合金基体与高速钢材质相同,参考高速钢轧辊合金成分,即W含量0.5-6wt.%,V含量4-6wt.%,Cr含量4.5-9wt.%,余量为Fe。
第二步,制备电解液
电解液组成为:
柠檬酸H3C6H5O7·H2O,浓度范围为每升电解液含有100g-140 g H3C6H5O7·H2O,该范围内浓度变化与电沉积效果关系不大;
钨酸钠Na2WO4、钨酸钾K2WO4或钨酸铵(NH3)2WO4,钨盐的摩尔浓度范围为每升电解液0.025-0.3 mol,浓度数值高低对应高速钢中钨含量值,即0.5-6wt.%;
偏钒酸铵NH4VO3、偏钒酸钠NaVO3、偏钒酸钾KVO3或正钒酸钠Na3VO4,钒盐的摩尔浓度范围为:每升电解液0.8-1.2mol,对应高速钢中钒含量值,即4-6wt.%;
铬酸钠Na2CrO4、铬酸钾K2CrO4、铬酸铵(NH4)2CrO4、氯化铬CrCl3或亚铬酸钠NaCr(OH)4,铬盐的摩尔浓度范围为:每升电解液0.9-1.8 mol,浓度数值高低对应高速钢中铬含量值,即4.5-9 wt.%;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浓度为每升电解液4-8mg;
将上述物质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识别方法、系统和语音接入平台
- 下一篇:定位方法与定位装置、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