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8340.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任飞;刘贤洪;颜克茜;杨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线 通信 无线通信 联合 传输 方法 | ||
1.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流为待传输电力线通信数据和待传输无线通信数据,分别通过电力线信道和无线信道进行传输;在通过相应接收端接收到电力线通信数据和无线通信数据后,将此两种数据合并为业务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相关信息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流为待传输电力线通信数据和待传输无线通信数据,分别提交给电力线通信发射端和无线通信发射端;
b.电力线通信发射端对待传输电力线通信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形成电力线通信信号,并将该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进行传输;无线通信发射端对待传输无线通信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形成无线通信信号,并将该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无线信道中进行传输;
c.电力线通信接收端接收电力线通信信号,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得到电力线通信数据;无线通信接收端接收无线通信信号,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得到无线通信数据;
d.将所述电力线通信数据和所述无线通信数据进行合并,还原为业务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电力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参数、业务数据的信息、以及数据在电力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中所采用的传输模式、信号传输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式包括纠错编码方式、交织方式、星座映射方式、调制方式、组帧方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参数包括:信道带宽、采用的通信标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的信息包括:业务的传输速率要求、传输可靠性要求、实时性要求、移动特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电力线通信发射端对待传输电力线通信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包括:编码调制、组帧、模拟前端处理;所述无线通信发射端对待传输无线通信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包括:编码调制、组帧、模拟前端处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电力线通信接收端接收电力线通信信号,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模拟前端处理、同步、解调解码;所述无线通信接收端接收无线通信信号,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模拟前端处理、同步、解调解码。
9.如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以IP包为单位进行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3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兼容光网络及其光网络单元光模块
- 下一篇:带有运料接料装置钢管螺纹滚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