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燃液体残留物实验室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7792.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福;李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1/00 | 分类号: | B01D11/0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燃 液体 残留物 实验室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现场含有液体助燃剂样品的微萃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易燃液体残留物实验室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的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此技术无需有机溶剂,操作也很简单,所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火灾物证样品的实验室前处理方法,该技术的使用效果也非常有效,当火灾现场提取的物证样品到达实验室后,通常按照样品的实验室技术进行处理。在物证样品的实验室提取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为溶液提取法、顶空法、吸附解吸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其中溶液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是火灾物证样品实验室中鉴定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但溶剂法由于所带来的干扰成分比较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样品来说,一般还是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以便降低干扰成分。但对于固相微萃取法而言,需要有一套密封加热的装置来配合微萃取装置来使用。但目前国内外没有设计专门的装置来和微萃取装置来配合,特别针对火灾物证样品,火灾现场的物证样品种类繁多,存在的相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并且体积大小不一,因此需要专门来研制满足盛装这些物证样品的容器装置。在目前的实验室工作中,由于没有专门的加热容器装置,通常在市场上购买一些现有的高压锅来代替,这些高压锅在加温,密封以及和固相微萃取装置的配合等都无法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研制一套专用装置,来满足不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需求。
由于该装置使用的特殊性,所以国内还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研制,现有的产品只是对某些产品的改装,很不规范,且也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国外的火灾物证鉴定机构对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在现场提取技术上,有专门的容器类提取装置,但在国内这方面几乎没有报道。该装置的研制,将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的物证提取方面,现阶段司法以及公安内部的鉴定结构很多,提取方法多数以溶剂提取为主,由于没有专门的样品密封提取装置,因此也无法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这就大大的限制了提取技术的发展,同时给鉴定本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该装置的研制,可以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也可以规范目前的火灾现场的物证样品鉴定技术,提高鉴定水平,推动我国整体分析鉴定能力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实验室尚无专门用于易燃液体残留物提取装置问题,特别提供一种用于易燃液体残留物实验室提取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燃液体残留物实验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固相萃取装置转接口、锅盖和锅身三部分,其中锅盖上安装有泄压阀、防爆片和把手;锅身部分包括内胆、PTC自控温材料、萃取容器、外胆、冗余电源、电源开关、控制面板和锅身外护罩;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转换口固定在锅盖的顶部,所述的萃取容器上加扣蒸汽调节板且置于内胆中,内胆和外胆上均缠绕PTC自控温材料,锅盖的下沿内装有密封胶条,锅盖的下沿与内胆的上沿通过密封夹密封固定,将密封的内胆置于外胆中,外胆置于锅身外护罩中,内胆上沿与外胆上沿以及锅身外护罩的上沿通过固定针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冗余电源、电源开关以及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锅身外护罩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现场提取的物证样品密封在本装置内,特别是对于一些含有易挥发成分的样品,其挥发成分可长时间保存在本装置内不会泄漏。同时本装置可以和实验室固相微萃取头提取装置配合使用,对于分析火灾现场的一些含有液体助燃剂成分的固体或者液体样品具有非常好的提取效果,可以大大降低火灾现场干扰物成分的干扰。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
本装置的电加热系统采用PTC自控温加热材料,该材料可以自身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温度范围内。通过本装置的研制,其锅盖以及萃取容器的锥形设计既可以保证蒸汽的均匀沉积收集,又可以使平而宽阔的底部容许锥形容器盛载更多的溶液,并且液体不易溅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整体结构正视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相萃取装置转接口的放大图;
图3是本装置的萃取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装置的控制面板功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基底平坦化方法
- 下一篇:滚球轨道式手脚协调运动能力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