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冰导线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6786.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牛海军;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G01N3/02;G01N3/04;G01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导线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覆冰导线扭转刚度的风洞试验测试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覆冰特性是影响导线舞动激发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导线偏心覆冰特性主要是通过试验手段,目前,用于支撑覆冰导线试验的装置,仅能检测导线自由度的舞动,例如申请号为201220105343.0、名称为一种覆冰导线舞动模拟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装置由框架、横杆、竖向弹簧、连接杆、横向弹簧、覆冰导线、连接法兰和连接短杆构成,框架为由十二根矩形截面的铝合金型材固定连接构成的正方体框架,框架内通过横杆悬挂四根竖向弹簧且下端分别固定有连接杆,覆冰导线由原导线和套在原导线上的覆冰构成,连接法兰为两组并分别设置于原导线的两端,其中一个法兰盘的外端面在上部±50°内每隔10°打一个小孔点作为角度变化标记,连接短杆一端与两个法兰盘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并钩在框架侧框的横向弹簧上,该装置仅可以模拟覆冰导线多自由度的舞动,无法模拟不同扭转刚度的覆冰导线对导线舞动的影响,限制了导线舞动及其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覆冰导线扭转刚度的风洞试验测试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覆冰导线支撑装置,包括夹头以及底座,所述夹头中部设有圆形夹槽,其开口向上,所述圆形夹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夹槽同轴心的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座螺接,所述夹头与所述底座之间有间距,所述间距内设有弹簧,所述夹头与所述底座相对面中部同轴心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弹簧的两端面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于相错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边沿的插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栓之间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与所述底座同轴线连接,所述插孔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夹槽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圆形夹槽、容纳空间、通孔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包括夹头I和夹头II,所述夹头I呈上、下两级台阶,所述夹头I上部台阶的侧壁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夹头I下部台阶设有与所述半圆形凹槽同轴心的通孔,所述夹头II设有与所述夹头I相对的另一半圆形凹槽,所述两半圆形凹槽组合形成圆形夹槽,所述夹头I和夹头II通过与所述圆形夹槽轴线垂直的螺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凸台状,所述凸台凸起部的中部设有螺栓孔,所述凸台底部的平台设有与所述螺栓孔轴线平行的紧固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管,所述夹头和所述底座相对面分别设有同轴心的插孔,所述支撑管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插孔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I上部台阶与所述夹头I下部台阶的长度相同,所述夹头II与所述夹头I上部台阶呈镜像。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I的半圆形凹槽与所述夹头II的半圆形凹槽顶部分别设有V形凸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在夹头与底座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当夹头围绕螺栓旋转时,带动弹簧扭转,从而通过弹簧的扭矩计算得出导线的扭转刚度,并通过更换不同扭转刚度的弹簧,实现对不同扭转刚度变化支撑情况下的空气动力学参数风洞模拟测试的试验,研究档距变化时单、多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本发明提供的夹头由夹头I和夹头II通过螺栓连接,螺栓通过控制夹头I和夹头II之间的连接距离,对置于夹头I与夹头II内的覆冰导线进行紧固,本发明在夹头I和夹头II开口的顶部设有V形凸台,使夹头I和夹头II对覆冰导线由面接触改进为线接触,使夹头对覆冰导线连接的更加紧固。
本发明在夹头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管,用于固定夹头,不使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在不考虑导线扭转刚度的影响下,对覆冰导线进行空气动力学参数风洞模拟测试试验。
本发明在夹头与底座相对面设有圆形凹槽,弹簧的端面设置在圆形凹槽内,圆形凹槽限制弹簧的移动空间,防止弹簧发生水平位移,使弹簧安装的更加紧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覆冰导线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底座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夹头I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夹头II的正视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数据发送前端
- 下一篇:管轨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