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频型单相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6152.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木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单相 光伏逆变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变频型单相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日渐稀少,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符合全球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可、重视与扶持。
光伏发电相关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时至今日,相对于使用如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传统发电系统,光伏发电在成本上仍处于劣势地位。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一方面,尽可能的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降低损耗,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的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装设成本。
当今,电力负载中有为数不少的电机类负载,这类负载在启动的短时间内,需要较大的电源功率,光伏发电系统不仅仅提供有功功率,还必须同时提供一定量的无功功率,功率消耗较之稳定运行时大幅增加,因而,光伏发电系统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通常会把光伏组件的容量设计成比负载的额定功率多出一半至几倍的瓦特数,无疑,这大幅提高了以光伏组件为主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装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可变频型单相光伏逆变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成本与传统逆变装置差别不大,功能上可克服上述缺点,对于电机类负载,从变频的角度解决问题,通过减少光伏组件的容量,使光伏发电系统的装设成本大幅降低。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科学的电源管理与控制方法也对能源的节省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有相关描述中的“工频”含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市电、工业用电的频率,包括但不限于50赫兹、60赫兹。
本发明的可变频型单相光伏逆变系统包括主控部分、逆变电路、检测电路、蓄电池充放电电路、蓄电池接口、光伏组件接口、工频负载接口、变频负载接口、电控开关、警示应答装置,变压器可选,其中主控部分与逆变电路、检测电路、蓄电池充放电电路、光伏组件接口、工频负载接口、变频负载接口、电控开关、警示应答装置分别电气连接;光伏组件接口、蓄电池充放电电路以及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三者彼此电气连接;蓄电池充放电电路与蓄电池接口电气连接;检测电路与蓄电池充放电电路、电控开关、逆变电路的交直流两侧分别电气连接;工频负载接口、变频负载接口分别与逆变电路交流侧直接电气连接或经变压器间接电气连接。工频负载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相互并联的多个,变频负载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相互并联的多个。以上各组成部分在功能或结构上可以合并或拆分。
主控部分与电控开关、警示应答装置分别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有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串行总线、并行总线、一根或多根信号线;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红外、蓝牙、磁场。此外,电控开关的状态信息也可以选择经检测电路发送至主控部分。
本发明的主控部分包含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中的一种或多种,负责整个系统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决策输出等核心任务,是整个光伏逆变系统的控制核心。其中微控制器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DSP、CPLD、FPGA、PLC。
本发明的逆变电路可以选择的构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包含若干个变流桥臂或集成功率模块,对于包含变流桥臂的情况,每个桥臂由多个全控开关器件串联构成,每个全控开关器件都反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本发明描述中的“全控开关器件”指既能控制开通又能控制关断的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晶体管、IGBT、MOSFET、IGCT、IEGT、GTO、SET;对于包含集成功率模块的情况,集成功率模块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IPM功率模块。
本发明的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电平数为2或大于2的奇数,其中大于2的奇数个电平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嵌位型、飞跨电容型、单元级联型。
本发明中的电控开关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控制其开通、关断的开关器件,类型上包含但不限于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位于逆变器交流侧与负载之间,可对一路或多路负载的上电、停电进行远程操控。
本发明的检测电路包括但不限于:逆变电路交流侧的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逆变电路直流侧的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蓄电池充放电电路的电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木,未经李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弹性织物绒布
- 下一篇:一种适配微小插针的分体式毫米波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