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煤浆喷枪及水煤浆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4374.9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姜贵利;于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众环保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10 | 分类号: | F23D11/10;F23D11/40;F23D11/36;F23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煤浆 喷枪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煤浆喷枪及水煤浆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我国的能源特点,发展应用洁净煤技术,以煤代油是国家能源的一项基本政策。随着新型清洁能源不断地出现,原有燃烧单一燃料的锅炉系统在某些领域已经突显出很大的局限性,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已经出现了一种全新概念、可燃多种燃料的锅炉即混合动力锅炉。现有技术中的水煤浆锅炉通常采用水煤浆作为燃料,水煤浆通过喷枪喷入到水煤浆锅炉的炉体中进行燃烧。现有技术中的喷枪通常包括支架、锥形挡块、保护套管、枪筒和输料管,支架固定在保护套管的前端部,保护套管套在枪筒的外部,枪筒套在输料管的外部,枪筒上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保护套管外部,锥形挡块固定在支架上并插在枪筒的前端口处,锥形挡块与枪筒之间的间隔为出料口。在使用过程中,进气管充入的气体与输料管输送的水煤浆在枪筒中混合后经过出料口喷入到锅炉中进行燃烧。但在水煤浆的制备、运输或储存等环节中,水煤浆容易出现产生硬块的现象,水煤浆中的硬块容易将喷枪的出料口堵塞。而当喷枪发生堵塞时,需要人工拆卸喷枪清理硬块,在此过程中,炉体内的温度将迅速下降,导致水煤浆锅炉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煤浆喷枪及水煤浆锅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煤浆锅炉的可靠性较低的缺陷,实现方便清理堵塞的水煤浆喷枪,提高水煤浆锅炉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煤浆喷枪,包括支架、锥形挡块、保护套管、枪筒和输料管,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保护套管的前端部,所述保护套管套在所述枪筒的外部,所述枪筒套在所述输料管的外部,所述枪筒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保护套管外部,所述锥形挡块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管的后端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所述枪筒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管上;所述枪筒的前端部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输料管之间设置有混合管道,所述混合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混合管道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套管的前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出口,所述锥形挡块的尖端部插在所述喇叭形出口中,所述锥形挡块与所述喇叭形出口之间的间隔形成出料口。
本发明提供的水煤浆喷枪,通过在保护套管上螺纹连接调节管,枪筒固定连接在调节管上,当锥形挡块与所述喇叭形出口之间的出料口被水煤浆中的硬块堵塞时,通过转动调节管以带动枪筒移动,增大锥形挡块与所述喇叭形出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卡在出料口处的硬块能够方便快捷的排出,无需工人拆卸水煤浆喷枪,并且不影响水煤浆锅炉正常运行,实现方便清理堵塞的水煤浆喷枪,提高了水煤浆锅炉的可靠性;并且,由于锥形挡块与所述喇叭形出口之间的距离可调,实现出料口的大小可调,从而实现方便调节水煤浆喷枪的负荷,使水煤浆喷枪能够满足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另外,输料管的前端部设置有混合管道,进气管输入的部分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到混合管道中与水煤浆进行第一次混合,从混合管道输出的水煤浆在第一挡板的一侧与进气管输入的剩余气体进行第二次混合,有效的确保水煤浆与空气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确保水煤浆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
如上所述的水煤浆喷枪,所述喇叭形出口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固定有撞击块,所述第二挡板上绕所述撞击块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如上所述的水煤浆喷枪,所述锥形挡块的侧壁开设有多条第一凹槽,所述喇叭形出口的内侧壁开设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
如上所述的水煤浆喷枪,所述调节管的外圈上设置有手轮。
如上所述的水煤浆喷枪,所述混合管道的前端部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煤浆锅炉,包括如上所述的水煤浆喷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众环保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众环保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