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氧化物/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3245.8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岳敏;余德馨;李胜;黄友元;贺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氧化物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含纳米孔结构硅氧化物的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石墨材料,中间层为纳米孔结构的多孔硅氧化物,最外包覆层为有机物热解碳。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氧化物、活性金属和石墨混合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至200~1100℃焙烧,保温至少0.5小时,冷却,除杂,得到硅氧化物/石墨负极材料;
(3)将步骤(2)得到的硅氧化物/石墨负极材料与有机碳源混合,然后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至200~1100℃焙烧,保温至少0.5小时,冷却,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进行:
(4)粉碎,得到粒径为1~80μm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硅氧化物为SiOx,其中,0<x≤2;
优选地,步骤(1)所述硅氧化物为粉末形式;
优选地,步骤(1)所述硅氧化物的粒度为50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3000nm,特别优选为50~2000nm;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包括:将硅氧化物、活性金属和石墨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干燥;
优选地,所述硅氧化物占硅氧化物和有机溶剂总质量的1~50%,进一步优选为3~45%,特别优选为5~40%;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醚、醇和/或酮,进一步优选为C1-C6醇和/或C3-C8酮,特别优选为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酮或正丁醇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活性金属为锂、钠、钙、镁、铝、锌或铁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优选为镁、铝、锌或铁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活性金属为粉末形式;
优选地,步骤(1)所述活性金属的粒度为0.1~250μm,进一步优选为0.2~200μm,特别优选为0.5~50μm;
优选地,步骤(1)所述硅氧化物与活性金属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1:5,进一步优选为1:0.1~1:4,特别优选为1:0.2~1:2;
优选地,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中石墨的质量分数为5~98%,进一步优选为10~95%,特别优选为20~80%;
优选地,步骤(1)所述石墨为天然鳞片石墨、天然球状石墨、微晶石墨、结晶脉状石墨、球形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或中间相碳微球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特别优选为球形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或中间相碳微球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石墨的粒径为0.1~80μm,进一步优选为0.5~60μm,特别优选为0.5~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2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跷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