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1858.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军;谭明乾;单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C09K11/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转换 纳米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
于上转换荧光纳米微粒上担载有Au纳米粒子,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微粒与Au,它们之间的摩尔比分别为5-30:1。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极性表面活性剂中加入上转换荧光纳米微粒前驱体,然后加入HAuCl4·4H2O,用油胺将其还原成Au纳米,形成的功能性纳米稀土荧光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合成NaYF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前驱体:分别按比例称取固体药品RE2O3和NaOH加入到三口烧瓶中,RE2O3由摩尔含量1%-2%Er2O3、18%-20%Yb2O3、78%-80%Y2O3组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60%的三氟乙酸形成三氟乙酸盐溶液;其中RE2O3的物质的量为1-6mmol和NaOH的物质的量为2-12mmol,质量分数为40-60%的三氟乙酸的体积为1.5mL-9mL,在氮气流中搅拌,加热到95-100℃,将溶液蒸干;然后将油酸和油胺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油酸和油胺的体积分别为32-192mL和16-96mL,升温到120-140℃,搅拌半小时待除掉水分和氧气,然后缓慢升温到300-340℃,保持此温度搅拌0.5-3h;反应完毕后于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加入丙酮使其沉淀,离心分离后,固体产物用无水乙醇反复超声清洗、离心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NaYF4:Yb3+/Er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0-300mg的NaYF4:Yb3+/Er3+溶于10-20ml非极性表面活性剂中,超声;加入HAuCl4·4H2O,使NaYF4:Yb3+/Er3+与Au的摩尔比分别为5-30:1,再加入1-5ml油胺,超声十几分钟,得到亮黄色溶液,加热到50-140℃,搅拌2-24h;冷却后用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即得
NaYF4:Yb3+/Er3+@Au纳米荧光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极性表面活性剂为1-十八烯、辛醚、或二苯醚。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包括多肽、抗体、抗原、蛋白、核酸等分子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荧光光成像过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8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