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花粉水提取物用于生物农药的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1369.2 申请日: 2012-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2960371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马丽;李维林;王开梅;顾玉诚;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65/08 分类号: A01N65/08;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4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花粉 提取物 用于 生物农药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天花粉水提取物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涉及天花粉水提取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颖枯病原菌(Septoria nodorum)是引发小麦颖枯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主要为害小麦未成熟穗部和茎秆,也为害叶片和叶鞘。穗部染病后,先在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发生,颖壳上开始为深褐色斑点,后变为枯白色并扩展到整个颖壳,其上长满菌丝和小黑点(分生孢子器);茎节染病后呈褐色病斑,能侵入导管并将其堵塞,使节部畸变、扭曲,上部茎秆折断而死;叶片染病后,初为长梭形淡褐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有淡黄晕圈,中央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点,剑叶被害扭曲枯死。叶鞘发病后变黄,使叶片早枯。小麦颖枯病危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

早疫病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是引发茄科植物早疫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害西红柿、马铃薯、辣椒、茄子等蔬菜。多在苗期发病,叶尖或顶芽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引起腐烂,手感滑溜,幼苗上部腐烂后,形成无顶苗,甚至烂到床土面,致使苗期就死亡,危害很大。

为了防治病害,人们一方面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来增加抗性,一方面进行化学防治。前者有一定的局限性,后者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尤其是生物源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

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屎瓜根,栝蒌粉,蒌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经;胃经。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早孕、抗菌、抗病毒、增强小鼠免疫作用,但其在农药方面的应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新的生物源农药,本发明提供了天花粉水提取物在农药方面的用途,主要涉及抗小麦颖枯病(Septoria nodorum)及抗茄科植物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天花粉水提取物在应用时,先用DMSO溶解制备成母液。

应用在防治茄科植物早疫病和小麦颖枯病时,将上述母液用0.025%吐温20稀释至天花粉乙醇提取物的浓度为20~200ppm(mg/L)。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天花粉水提取物作为抗菌剂,能完全抑制植物病原菌;天花粉水提取物来源广泛;天花粉水提取物对人畜无毒,易降解,不会产生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三R”,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天花粉水提取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供试样品:天花粉药材购于南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仪器:高速万能粉碎机;立式自动压力蒸汽灭菌器;摇床;超声波震荡仪;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智能人工气候箱;真空泵。

提取方法:天花粉药材在8倍量(W/V)的水中煮沸2小时后过滤,滤渣再用8倍量水煮沸2小时后过滤,滤液合并后减压浓缩,60℃下干燥,得褐色浸膏。

母液配置:取天花粉水提取物(褐色浸膏)用DMSO溶解,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母液。

测试溶液的配置:使用时将母液用0.025%Tween 20稀释至适当浓度。

实施例

供试菌:终极腐霉菌(Pythium ultimum)、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颖枯病原菌(Septoria nodorum)、早疫病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riumculmorum)、立枯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由湖北省农科院提供。

试验方法:半固体培养基法。采用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90μL培养基和待测真菌的菌丝体或孢子的混合物,每孔加入药液量为10μL。初筛浓度为20ppm,复筛浓度根据初筛结果进行调整。

试验结果:天花粉水提取物在浓度为20ppm时对小麦颖枯病原菌和茄科植物早疫病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