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花粉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081.3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秘;李梦兰;陈桂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秘;李梦兰;陈桂君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花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花粉饮用茶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玉米花粉茶。
背景技术:
玉米花粉营养丰富,应用范围广,在医学领域较为广泛,人们对此也有较高的认识,但在开发和利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本发明一种玉米花粉茶,开辟了又一项新的应用领域,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又一个经济收入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玉米顶部穗上开花的花粉,通过人工采集而得,人工采集玉米花粉时,即得到了所需茶粉主料,又辅助了玉米授粉,饮用时,可根据自己的饮用口增味配奶粉、熟炒面、白糖等辅料。
有益效果:
玉米花粉清香、微甜,营养丰富,玉米花粉是植物的雄配子体,是玉米生命的精华,富含氨基酸、维生素、酶、糖分、生长素、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素有“微型营养库”之美称,几乎蕴含着生命里所需的所有营养,营养价值比牛奶、鸡蛋高7到8倍,同时也是一种调节物质,有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应用范围广,玉米花粉已被列为我国的新资源药食同源食品,玉米花粉对食品致病菌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花粉可抑制的食品致病菌有: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尔森氏菌、魏氏梭菌、肉毒梭菌;能促进脾脏、骨骼、淋巴结和胸腺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并有抗辐射、抗癌作用,用玉米花粉制成的茶,常饮助消化,因为玉米花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物质,其中的维生素B1,能刺激消化酶的产生,帮助消化;维生素B6、矿物质和蛋氨酸等成份可以治疗顽固性便秘及泻痢;玉米花粉中还含有天然抗生素及促进生长的物质,可控制大肠菌、沙门氏菌的繁殖,修复胃肠损伤的部分,从而对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神奇的效果,还可增进肝细胞活性,胆碱分泌正常,防止肝病发生,并能促进肝脏解毒功能,对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也有很好的以抑制作用,玉米花粉中的维生素B6可控制因酪氨酸转化所引起的血管硬化,增加血管壁弹性、增强毛细血管,降低血压,同时玉米花粉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对于因缺少某种营养所引起的疾病,亦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实现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采集:用人工采集玉米花粉。
b.消毒:放在密封容器中,用高压力锅干蒸30分钟消毒。
c.晾晒:将干蒸消毒后的花粉晾晒干透。
d.配制:用晾晒干透的玉米花粉与丁香粉混合成玉米花粉茶。
e.包装:用袋式或瓶装式包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玉米花粉食用酱加工酿造工艺说明图:
采集→消毒→晾晒→配制→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a.采集:用人工采集玉米花粉。
b.消毒:放在密封容器中,用高压力锅干蒸30分钟消毒。
c.晾晒:将干蒸消毒后的花粉晾晒干透。
d.配制:用晾晒干透的玉米花粉与丁香粉混合成玉米花粉茶。
e.包装:用袋式或瓶装式包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秘;李梦兰;陈桂君,未经张书秘;李梦兰;陈桂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跟踪装置的俯仰旋转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凉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