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9976.5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源;葛强;谢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3/06;C07C251/24;C07C249/02;C07C309/49;C07C303/3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程新霞 |
地址: | 30007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诱导 荧光 增强 离子 探针 及其 应用 | ||
1.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结构如下:
式中R1为H或者OCH3
R2为H,Cl,Br,SO3Na或者OCH3
R3为H或者OCH3
R4为H或者OCH3
R5为H或者OCH3
R6为H或者OCH3
R7为H,Cl,Br,SO3Na或者OCH3
R8为H或者OCH3
R9为H或者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合物结构中,优选对称取代结构,即分子中取代基R1与R8相同、R2与R7相同、R3与R6相同、R4与R5相同,以使所述化合物分子以为对称轴。
3.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式为C17H16Cl2N2O3,分子结构如下:
所述化合物分子在结合锌离子前后,荧光量子产率有大幅度的增长,且对锌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且不受其他阳离子的干扰;对锌盐的阴离子具有选择性,醋酸锌最强,其次分别是氯化锌、硝酸锌、溴化锌、高氯酸锌,而硫酸锌与探针几乎不产生荧光;所述荧光探针分子对锌离子的荧光检测下限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阳离子为K+、Mg2+、Ca2+、Cu2+、Mn2+、Fe2+或者Fe3+,所述荧光检测的下限为0.3-1.5μM,在0.3-1.5μM锌离子浓度范围内,所述探针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检测锌离子的浓度。
5.基于螯合诱导荧光增强的荧光探针化合物与锌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分子式为C17H16Cl2N2O3,分子结构如下:
所述化合物分子与醋酸锌配位结合形成配合物,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配合物单晶,该晶体分子式为C38H34Cl4N4O10Zn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1.018(5)b=19.468(8)c=9.225(4)α=90.00°,β=103.130(8)°,γ=90.00°,单胞体积V=1926.9(15)其主体结构为[Zn3(L1)2(OAc)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单晶在最大发射光波长λem=455nm处具有很强的荧光峰,最大激发波长为244nm。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醋酸锌和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2):1,采用乙腈和甲醇配合的混合溶剂,将醋酸锌与化合物分子溶解在乙腈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反应至少2小时;之后过滤,将滤液采用溶剂挥发法,静置放置室温下待溶剂慢慢挥发,附壁生长出黄色块状结晶,即得到配合物单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9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