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藻酸钆的MRI显影栓塞微球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47794.4 申请日: 2012-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611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马小军;谭明乾;王艳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L31/04 分类号: A61L31/04;A61L31/14;A61K49/12;A61K49/18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海藻 mri 显影 栓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可显影肿瘤栓塞微球的制备,具体说是在海藻酸栓塞微球的基础上,引入MRI可显影成分,实现栓塞治疗的可视化。

背景技术

1971年,Folkman提出肿瘤新生血管学说(文献1:Judah Folkman,N Engl J Med 1971;285:1182-1186),即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也是原发肿瘤转移的通道和转移灶增生的前提。动脉栓塞治疗术即是针对肿瘤的这一特征,在医学影像手段的导引下将栓塞材料通过导管选择性地注入到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或病变血管内,中断供血,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在临床上,与手术摘除、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相互配合,针对肿瘤的情况,起到根治性、姑息性及术前辅助性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用于肿瘤治疗的栓塞术有两种: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和化疗栓塞术。其中,化疗栓塞术是将栓塞材料和抗癌药物治疗分子混合注入肿瘤的供血靶动脉,既阻止动脉供血,实现栓塞治疗,又可以释放抗癌药物,实现化学治疗效果。化疗栓塞安全可靠,尤其是在肝出血和肝癌方面,是最优的治疗方法(文献2:Zupancic et al.European Journal ofPediatric Surgery;1995,5(2):88-91)。

临床上需求的理想栓塞剂,应满足以下要求:无毒、无抗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迅速按需求闭塞不同口径不同流量的血管、易经导管传送、易得、易消毒、能控制血管闭塞时间的长短。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学者研究了不同的化疗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文献3:(Matsumoto et al.1986)、胶原(文献4:John R.Daniels et al.Cancer Res May 1,198848;2446)、乙基纤维素(文献5:Ku et al.1995)、聚羟基丁酯(文献6:A.Ch.Kassab et al.Journal ofBioactiveand Compatible Polyers,July 1999,14(4):291-303)、氰基丙烯酸盐(文献7:Jeffrey S.Pollak,Robert I.White;Journal of Vascular and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1,12(8):907-913)等,

海藻酸钠是从天然藻类提取出的多糖高分子,海藻酸钠由古洛糖醛酸(G)和甘露糖醛酸(M)通过1,4-糖苷键连接并由不同比例的GG、GM、MM片段组成的共聚物(文献3:Fischer FG,HoppeSeylersZ Physiol Chem.1955;302(4–6):186–203)。其中,G单元对于金属离子如Ga2+具有良好凝胶性,两个G单元与一个Ca2+离子结合形成蛋壳结构(文献8: O,Draget KI.Carbohydr Eur.1996;14:6–12),如图1所示:海藻酸凝胶结构

海藻酸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生物可降解性(文献9:Haug A,Larsen B,O.Acta Chem Scand.1963;17:1466–8),使其在栓塞材料研究方面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作为子宫肌瘤栓塞(文献10:Ravina JH,et al.1995;346(8976):671–2)、原发性肝癌(文献11:J.S.KIM,B.K.KWAK,H.J.SHIM,et al.;Journal ofMicroencapsulation,August 2007;24(5):408–419)等。在临床上,海藻酸盐微球也已作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子宫肌瘤、脾脏功能亢进等。

临床治疗及现今所报道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栓塞剂的在体内的分布及作用情况没有直观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栓塞疗法是在医学影像手段的指导下,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选择性的注入到病变器官血管内。通常在导入栓塞材料的同时注入显影剂如碘化油、碘海醇等,通过造影剂的显影,间接显示栓塞材料的导入及栓塞情况。造影剂与栓塞材料的分离,使得观察到的造影剂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栓塞材料的作用情况,且游离的造影剂对身体也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7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