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660.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润;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9/02;C01C1/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 脱硫 | ||
1.一种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包括:
塔体(1),其内部空间形成有塔池(11)且其上设置有用于将含二氧化硫烟气通入的烟气进口(13)和用于将已处理二氧化硫的烟气排出的烟气出口(15);
氧化空气管(8),连通于塔体(1)的内部空间并提供空气;
氨水补充管,向塔体(1)的塔池提供吸收液;
循环吸收泵(4),连通于塔池(11)并抽出塔池内的吸收液并将抽出的吸收液循环通入到塔体(1)的内部空间中并吸收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
排出泵(3),连通于塔池(11)底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还包括:分割结构,位于塔池(11)中,用于将塔池(11)分割为氧化区(10)和非氧化区(6),已吸收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的吸收液落入氧化区(10)和非氧化区(6);
所述氨水补充管包括与氧化区(10)连通的第一氨水补充管(71)和与非氧化区(6)连通的第二氨水补充管(72);
氧化空气管(8)提供的空气通到氧化区(10);
排出泵(3)的进口(31)与氧化区(10)连通;
循环吸收泵(4)的进口(41)与非氧化区(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结构包括设置于塔池(11)内的横隔板(62)和竖隔板(61),横隔板(62)、竖隔板(61)与塔体(1)的内壁(17)围合成开口向上的非氧化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氧化区(10)位于非氧化区(6)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横隔板(62)倾斜设置,且横隔板(62)的一边缘(621)与塔体(1) 的内壁(17)密封连接,横隔板(62)的另一边缘(623)与竖隔板(61)的下边缘(611)靠近并形成一用于流出硫酸铵结晶的缝隙(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还包括:
搅拌装置(2),设置于氧化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还包括:
喷淋层(5),连通于循环吸收泵(4)的出口(43),以将循环吸收泵(4)抽出的吸收液循环通入到塔体(1)的内部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还包括:
除雾器(9),设置于塔体(1)的内部空间并用于在烟气从塔体(1)的烟气出口(15)排出之前进行除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隔板(62)倾斜设置的角度为5~30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隔板(62)的所述另一边缘(623)与所述竖隔板(61)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内结晶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隔板(61)位于塔池俯视圆心的左边,使所述非氧化区(6)的俯视面积为整个塔池俯视圆面积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6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