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物料输送、布料及起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672.X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谭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16 | 分类号: | B66C23/16;B66C23/62;B66C23/687;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物料 输送 布料 起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物料输送、布料及起重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各类物料输送、布料和起重功能等多功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起重吊装与浇筑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也是施工设备普遍具备的两项功能,但同一种设备往往很难同时具备起重与浇筑功能。施工中起重功能较易于实现,但高效率的浇筑较难实现,浇筑往往是施工中的瓶颈环节。现阶段两种功能的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由起重设备吊挂混凝土吊罐的方式浇筑混凝土,这种以起重功能为主,浇筑为辅的方式往往浇筑效率较低,无法与浇筑机浇筑的高效率相提并论;另一种是采用塔带机(或顶带机)+供料线方式,此种方式采用大型塔机吊挂布料胶带形式的浇筑机方式浇筑混凝土,将布料浇筑机脱钩后可以用塔机工况实现起重吊装功能,虽采用浇筑机浇筑方式,效率较高,但设备形体较大,技术要求高,通用性较差,浇筑功能与起重功能间转换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物料输送、布料及起重设备,以期待解决起重设备不具有物料输送、布料功能,或浇筑机与起重机结合时功能转换效率低、设备结构复杂,通用性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物料输送、布料及起重设备,包括:塔身、平衡臂、起重臂,所述塔身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平衡臂固定在塔身顶部一侧,所述起重臂固定在塔身顶部另一侧;所述塔身顶部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平衡臂拉杆与平衡臂连接;通过加强进料斗结构,使进料斗同时取代前后拉杆立杆的功能,既简化了拉杆系统结构,又为进料斗布置提供了空间。此种方式进料斗结构比一般进料斗需进行结构加强设计,特殊情况下,起重臂和平衡臂拉杆可以取消,但起重臂、平衡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起重臂内部设置有胶带机形式的浇筑机;浇筑机既可实现浇筑功能,又可实现各种物料输送、布料的功能。所述起重臂前端部设置有起重小车,起重小车用于实现起重功能。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料斗通过起重臂拉杆与起重臂连接;起重臂仰俯变幅时,取消进料斗与起重臂的拉杆连接方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起重臂是伸缩臂;伸缩臂方式既确保了物料输送、布料和起重的有效范围,又减少了起重臂与周边设备、建筑物间的干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伸缩臂包括:一个固定臂和至少一个移动臂;浇筑机设置在所述固定臂和移动臂内,浇筑机在移动臂内的部分可以与伸缩臂同步伸缩,以适用不同布料半径的需要。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移动臂是两个或更多,浇筑机设置在所述固定臂和移动臂内,浇筑机出料斗设置到最前端的一个移动臂上,使设备的有效作用范围更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浇筑机是双向输送浇筑机,浇筑机头部可延伸至起重臂端部或起重臂内任意位置,浇筑机尾部延伸至平衡臂内部,在平衡臂内的合适位置设置出料点,布料机可用于向起重臂、平衡臂两个方向输送物料;双向输送和布料方式避免了起重臂的固定臂产生的物料输送、布料盲区;布料机的双向输送可选用首尾双向驱动或单向驱动双向旋转形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伸缩臂可采用非仰俯变幅式或仰俯变幅式,采用非仰俯变幅式简化了结构,采用仰俯变幅式增大了起重臂的空间作业范围,并可进一步减小干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浇筑机包括:前部出料斗和尾部出料斗;所述前部出料斗固定在起重臂前端部或起重臂其他位置;所述尾部出料斗固定在平衡臂内合适部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起重小车包括:吊钩定滑轮和动滑轮装置;所述吊钩定滑轮装置固定在起重臂上,动滑轮装置与定滑轮装置配套实现起重功能;起重功能的变幅采用起重小车随起重臂伸缩变幅方式和仰俯变幅方式(在起重臂能仰俯变幅时),即起重小车的定滑轮装置与起重臂位置相对固定,从而简化了起重小车及整机结构;起重小车的结构形式可结合需要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方便了浇筑机起重臂端出料斗的更换,动滑轮装置一侧与前部出料斗通过连接杆连接,当需要拆解前端出料斗时,可连接此连接杆,由吊钩动滑轮车架将其放至地面,所述吊钩动滑轮装置另一侧设置有配重箱,用于平衡前部出料斗重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吊钩动滑轮装置与连接杆通过螺栓或销轴等可靠方式连接,所述前部出料斗与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或销轴等可靠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塔身由标准塔节和非标准塔节连接组成,塔身可采用桁架式或塔筒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