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削铅笔方法及削铅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48.2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澈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削铅笔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削铅笔器,特别是铅笔经切削成形的外形可以帮助学生避免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
背景技术
铅笔是小学生最常用的笔,由于写字不熟练,学生大多倾向于握笔时手指与笔尖过近,手指遮挡视线,引起低头、偏头,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容易造成脊柱弯曲与近视。如何保持手指与笔尖的合适距离,主要是防止手指距离笔尖过近,一直是个难题。
现有的削铅笔方法和削铅笔器是在一定锥度的锥管侧壁安置切削刀具,铅笔进入锥管并相对旋转,有的刀具也旋转,从而把铅笔杆和铅笔铅芯一起切削成圆锥体。削铅笔器的切削刀具是刀片的,称为卷笔刀(卷笔刀标准QB/T 1337-1991),削铅笔器的切削刀具是滚刀的,称为削笔机(削笔机标准GB/T 22767-2008)。
铅笔经切削形成的外形锥体的公开数据,收集到的有:
1,在卷笔刀标准QB/T 1337-1991中,提到了“铅笔经卷削形成的外形锥体的角度应达到18°或22°”。没有提到锥体长度。
2,在手动削笔机标准GB/T 22767-2008中,提到了“铅笔经切削成形的外形锥体的角度θ为13°~22°”,“不可调式削笔机切削后的笔尖直径应不大于0.85mm;可调式削笔机切削后的笔尖直径应不大于2.00mm”,没有提到锥体长度。
3,铅笔标准QB/T 2774-2006规定了铅笔的直径和笔芯的直径,没有提到锥体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削铅笔器及削铅笔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手指与笔尖的合适距离。
把有关术语规定如下,
锥体:用不同切削方法切削出的形状不尽相同,以圆锥体为主,也有其他形状,如棱锥、侧面轮廓为曲线或折线的近似圆锥体、圆台、棱台等,手工切削的更加不规则,总体特征是向笔尖方向逐级变细,在这里都称为锥体。
铅笔轴线:铅笔芯中心线所在直线作为铅笔轴线。
切削刀具与铅笔轴线的夹角:是当铅笔被切削时切削刀具轴线与铅笔轴线的夹角。固定的切削刀具如刀片,以刀刃所在直线为刀具轴线。对于转动的切削刀具,如滚刀,以切削刀具表面距离铅笔轴线最近的母线所在的直线为轴线。当切削刀具轴线与铅笔轴线不同平面,数学上没有它们夹角的定义,在此定义如下:在铅笔轴线上任选择一点,过此点画一条与切削刀具轴线平行的平行线,此平行线与铅笔轴线的夹角定义为切削刀具与铅笔轴线的夹角,取锐角。
铅笔直径:对于圆柱体铅笔,就是它的真实直径。对于非圆柱体铅笔,指内切圆柱体的直径。
铅笔锥体:铅笔被切削的部分。
铅笔锥体长度:笔尖即锥体的小端边界从铅笔尖直径为0.5mm处算起。大端边界取锥体与直径等于铅笔直径的圆柱体的相贯线,也就是锥体外表面与直径等于铅笔直径的圆柱体的外表面的交线。对于圆柱形铅笔就是铅笔锥体与铅笔柱体笔杆的相贯线,对于六棱、三棱等非圆柱形铅笔,就是铅笔锥体与铅笔笔杆内切圆柱体的相贯线。大端边界和小端边界在铅笔轴线上投影的距离是铅笔锥体长度。
切削刀具的大端(小端):切削刀具靠近锥管大端(小端)的部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切削铅笔锥体,铅笔锥体的长度达到26.5mm-38mm,特别是对于常用的直径小于等于8mm的铅笔。
由于切削过的笔杆质感和锥度与没切削过的笔杆不同,由此引导使用者到正确的握笔位置。根据手的大小和用笔习惯,铅笔锥体的长度还可以小于38mm而大于27mm、或大于28mm、或大于29mm、或大于30mm、或大于31mm、或大于32mm、或大于33mm等。
铅笔直径较大的更适合于较长的锥体,对于不同直径的铅笔,最好铅笔锥体的长度大于(d/2-0.25)/tan(6.5°),其中d是铅笔直径,单位毫米(mm)。例如对直径7mm的铅笔,铅笔锥体的长度大于(7/2-0.25)/tan(6.5°)=28.5mm。
应用上述方法,削笔器的切削刀具长度要达到30mm-42mm。单一切削刀具称为刀具a(长30mm-42mm),它切削铅笔所得到的铅笔锥体称为锥体a,锥体a的长度是26.5mm-38mm。刀具a的长度及其与铅笔轴线的夹角根据不同的铅笔直径和锥体a的长度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澈,未经刘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