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37.4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李献忠;王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3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液压机 中的 平台 托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液压机中都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的平台传动方式,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并沿工作台轨道拖动至加工工位,由于工件和工作平台的重量很重,在工件和工作平台沿工作台轨道移动的过程中,工作台轨道在与工作平台的不断摩擦下易产生损坏,工作台轨道的使用寿命较短,维修保养的成本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性高、能延长工作台轨道使用寿命的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架,在两个轴架之间活动设置有一根能上下移动的托轮轴,托轮轴的轴身上套装有能自由滚动的托轮,在每个轴架中、且位于托轮轴两端下方的底板上分别安装有一块弹簧板,两块弹簧板分别向上托顶住托轮轴的两端,使托轮轴稳定地支承在两个轴架中,弹簧板使托轮轴与托轮始终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托轮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弹簧板的托顶作用下托轮的顶端高于轴架的顶表面,当托轮受到外力作用而下移时,托轮能下移至其顶端不高于轴架顶表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其中:在每个弹簧板两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块垫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性高、能延长工作台轨道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用于大型液压机中的平台托轮,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左侧安装有左轴架2、在底板1的右侧安装有右轴架3,在左轴架2与右轴架3之间活动设置有一根能上下移动的托轮轴4,托轮轴4的轴身上套装有能自由滚动的托轮5,在左轴架2中、且位于托轮轴4左端下方的底板1上安装有一块左弹簧板6,在右轴架3中、且位于托轮轴4右端下方的底板1上安装有一块右弹簧板7,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分别向上托顶住托轮轴4的左、右两端,使托轮轴4稳定地支承在左轴架2与右轴架3中,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使托轮轴4始终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托轮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的托顶作用下,托轮轴4上的托轮5的顶端高于左轴架2与右轴架3的顶表面,当托轮5受到外力作用而下移时,托轮5带动托轮轴4下移,托轮轴4同步下压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直至托轮5下移至其顶端不高于左轴架2与右轴架3的顶表面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垫块8,这样可以增加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的形变高度,增加了左弹簧板6与右弹簧板7的缓冲高度,提高了缓冲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将若干个——设为N个,本发明所述的平台托轮嵌装在相邻的工作台轨道之间,使平台托轮中的左轴架2的顶表面、右轴架3的顶表面不高于工作台轨道的顶表面,同时使托轮5的顶端高于工作台轨道的顶表面,假设每个平台托轮中的托轮可以托起2吨的重量,那么N个平台托轮就可以托起2N吨的重量,这样,当工件和工作平台一起沿工作台轨道移动至加工工位的过程中,所有平台托轮中的托轮就能对工作平台提供2N吨的支撑力,这样不仅移动方便、减少了驱动工作平台传动的液压马达负载,而且也减少了工作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台轨道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工作台轨道的使用寿命。当工件被移动至加工工位进行冲压加工时,通常情况下,每个托轮平台中的托轮受到的向下作用力会远大于2吨,这样当冲压模具下压冲压工件时,托轮在冲压模具的向下外力作用下与托轮轴一起同步下压左弹簧板与右弹簧板,直到托轮下移至其顶端不高于工作台轨道的顶表面后,主要由工作台轨道来承受冲压模具的向下冲压力,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托轮轴在瞬间承受的作用力,使其不会被压断,同时,主要由工作台轨道承受冲压模具的冲压力后,能确保工件被可靠地冲压加工,保证了冲压工作的可靠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腐蚀的镁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冲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