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377.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东港毛巾厂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污吸水防静电面料。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工作也愈加繁忙和辛劳,工作时间多了,用在家务上的时间就相应少了,有时甚至没时间换洗衣服,依旧穿着满是污渍的衣服坚持工作,而衣服上的污渍留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清洗,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吸水去污,又能保持干洁挺括的服装面料,另外现在的多数服装面料又很缺乏防静电的功能,而静电危害又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健康,特别是工作于带电环境和电磁环境下的人们更是要穿着相应的防静电服装,以确保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静电功能,还具有超强的吸水去污性能,是制作工作服、裙裤、外套的理想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由表层和内层组成,表层与内层采用PVC材料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粘合点间距为1.3-3.2mm;
表层采用涤纶、锦纶交织,经编工艺织造,混纺纤维规格为7.8tex/69F,混纺比例为:涤纶58-77%,锦纶23-42%;
内层面料采用15.3tex长绒棉、7.9tex消光丝、1.9tex防静电丝交织,经针织工艺织造,混纺比例为:长绒棉74.2%、消光丝25.3%、防静电丝0.5%。
面料表层中孔隙增多,借助毛细管芯吸效应增强吸水效果;同时该混纺织物采用了特殊的横断面,能比较有效地捕获细小的尘埃颗粒,除污,去油的效果十分明显;此外,该涤锦混纺织物可将污物吸附于纤维之间,而不是纤维内部,再加之纤维纤度高、密度大,因此吸附能力强,使用后只需用清水或稍加洗涤剂清洗即可,清洗十分方便。
面料内层舒适柔软,吸湿透气,能起到较好的防静电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静电功能,还具有超强的吸水去污性能,是制作工作服、裙裤、外套的理想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静电面料,由表层和内层组成,表层与内层采用PVC材料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粘合点间距为1.8mm;
表层采用涤纶、锦纶交织,经编工艺织造,混纺纤维规格为7.8tex/69F,混纺比例为:涤纶62%,锦纶38%;
内层面料采用15.3tex长绒棉、7.9tex消光丝、1.9tex防静电丝交织,经针织工艺织造,混纺比例为:长绒棉74.2%、消光丝25.3%、防静电丝0.5%。
实施例2
一种防静电面料,由表层和内层组成,表层与内层采用PVC材料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粘合点间距为1.3mm;
表层采用涤纶、锦纶交织,经编工艺织造,混纺纤维规格为7.8tex/69F,混纺比例为:涤纶58%,锦纶42%;
内层面料采用15.3tex长绒棉、7.9tex消光丝、1.9tex防静电丝交织,经针织工艺织造,混纺比例为:长绒棉74.2%、消光丝25.3%、防静电丝0.5%。
实施例3
一种防静电面料,由表层和内层组成,表层与内层采用PVC材料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粘合点间距为3.2mm;
表层采用涤纶、锦纶交织,经编工艺织造,混纺纤维规格为7.8tex/69F,混纺比例为:涤纶77%,锦纶23%;
内层面料采用15.3tex长绒棉、7.9tex消光丝、1.9tex防静电丝交织,经针织工艺织造,混纺比例为:长绒棉74.2%、消光丝25.3%、防静电丝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东港毛巾厂,未经常熟市东港毛巾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切器
- 下一篇:近距离通信系统和近距离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