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制冷节能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908.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拾贰;吴世庆;周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制冷 节能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维制冷节能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冰箱制冷回路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等四大部件,通过冷媒在制冷回路循环进行热交换,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环境中去,达到降低箱内温度的目的,从而为食物一个最佳的储藏空间。由于储藏温度的不同,冰箱冷冻室和冷藏室所需的冷量相差较远,冷冻室需要冷量更大的蒸发器,因此,冷冻室蒸发器的设计对冰箱整体能耗影响很大。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048737U于2011年11月23日公开一种带抽屉的直冷电冰箱,它包括冷冻腔和抽屉,其中在冷冻腔外侧有蒸发器,蒸发器由依次缠绕在冷冻腔外侧的蒸发管组成。相对于冷冻室层架式蒸发器而言,该技术方案可降低抽屉式冰箱的成本,增大了冷冻室的使用空间,但是,该技术方案的蒸发器仅由蒸发管构成,没有散热板或翅片,使蒸发管的散热面积较小,从而约束了总体换热量,减弱了冰箱的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从优化冷凝器换热方式的方向出发,提供一种高换热效率的多维制冷节能冰箱,从而降低冰箱耗电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维制冷节能冰箱,包括冷冻室内胆和保温层,所述冷冻室内胆的内腔内设有第一蒸发器,所述冷冻室内胆邻近内胆开口的相邻三面或四面外壁上粘贴有框形的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是管板式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第二蒸发管和传热板,所述传热板设置在第二蒸发管的下方且粘贴在冷冻室内胆的壁面上。
所述第一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管和设置在第一蒸发管的上方和下方的散热丝管。
所述第二蒸发管的长度大于第一蒸发管的长度。
所述第二蒸发管沿冷冻室内胆深度方向迂回布置。
所述第一蒸发器设在冷冻室内胆的内腔顶部。
所述第一蒸发管沿冷冻室内胆深度方向迂回布置。
所述第二蒸发器在冷冻室内胆不同壁面的过渡管段上粘贴有铝箔,所述铝箔贴在蒸发管和内胆壁面上。
所述冷冻室内胆邻近内胆开口的相邻三面外壁上粘贴有框形的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三段第二蒸发管和三块传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现有冷冻室绕管蒸发器的基础上作出改进,在冷冻室内胆的三面外壁上粘贴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从内胆的一侧经顶部绕至另一侧,具有与在冷冻室内胆的四周绕管的效果,而且本发明改变了盘绕式绕管方法,而是在一面壁面上盘绕出一段蒸发管,然后再弯制第二壁面的绕管,在加工上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盘绕式绕管不能有效保证绕管与内胆具有完美的接触效果,使蒸发器的冷量更快传递至内胆。
本发明在冷冻室的内胆内腔顶部设置丝管式的第一蒸发器,保证较大容量的冷冻室也能达到—18℃的低温。
本发明较大面积地采用了管板式蒸发器,使箱体成本下降,而且节能效果明显,冰箱整机节能达到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维制冷节能冰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维制冷节能冰箱,包括冷冻室内胆1和保温层(图未示),所述冷冻室内胆1的内腔内设有第一蒸发器3,所述冷冻室内胆1邻近内胆开口的相邻三面外壁上粘贴有框形的第二蒸发器2(第二蒸发器也可粘贴在冷冻室内胆1靠近箱体门框的上、下、左、右四面外壁上)。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构成单循环制冷回路。当冰箱开机制冷时,从毛细管出来的冷媒首先进入第一蒸发器3,然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再经过回气管回到压缩机。
所述第二蒸发器2是管板式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2包括三段第二蒸发管4和三块传热板5,所述传热板5设置在第二蒸发管4的下方且粘贴在冷冻室内胆1的壁面上。所述第二蒸发器2由三折构成,围成门框的形状,每一折都是一块小的蒸发器,由蒸发管和传热板构成,分别贴在内胆的三个壁面上。
第二蒸发器的加工过程是:先将蒸发管按蒸发器展开图弯制成形,然后将蒸发管以导热胶按一定间距粘贴在三块传热板上,在相邻的传热板间弯折成门框形状,使第二蒸发器与冷冻室内腔的壁面开关相配合。当内胆预装时,将第二蒸发器覆盖粘贴在冷冻室内胆的外壁面上,并且,在第二蒸发管于冷冻室内胆不同壁面的过渡管段上粘贴铝箔,将铝箔贴在蒸发管和内胆壁面上,通过铝箔使该过渡管段的冷量直接传递冷冻室内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组网设计方法
- 下一篇:电缆入库装置